……
如果說單純的在主機領域當中跟索尼開戰的話,青智源表示還沒有做好準備。
不過呢,能夠聯合世嘉和英偉達的話,搞不好真的還有那麼一點可能性。
在技術層面上,世嘉有足夠的主機積累,前世當中開發的DC遊戲機其實效能並不算差,在遊戲畫質上面的支撐力度是遠超過索尼的PS遊戲機的。
只不過最後慘敗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就是遊戲問題。
DC上面最大的也是最有號召力和影響力的作品就是莎木。
莎木的畫師也非常給力,將遊戲畫面做到了同時代的頂級,不過呢在遊戲性上面卻沒能達到預期,花費了大量的金錢最後沒能收回成本,從而導致世嘉的進一步虧損。
第二個是上了索尼的當,
世嘉為了在索尼PS2上市之前提前搶佔市場,早早公佈了DC的實機演示和技術規格。基於DC高效能下的遊戲畫面確實讓當時的玩家驚豔不已。
當年世嘉推出DC之後索尼的PS2遊戲機其實還遙遙無期。
然而就在DC上市發售的幾個月後,索尼也來了一場釋出會來展示PS2主機的技術細節。
釋出會上展示的《最終幻想8》畫面讓玩家開始覺得DC也不過如此,世嘉再一次被玩家拋棄。
雖然“懂行”的玩家知道這畫面絕非PS2實機能達到的水平,索尼不過是再一次玩了一手他們最擅長的營銷手段。
但普通玩家可不管這些,在他們眼中,還未發售的PS2效能將遠超DC,因此很多原打算購入DC的玩家紛紛持幣等待。
而很多本來承諾要在DC上面開發遊戲的第三方也紛紛退縮,寧願多等兩年的PS2.
這在當時讓世嘉總裁彼德·摩爾恨透了虛假宣傳的索尼,在DC退市後,世嘉鐵粉對索尼的痛恨也遠勝任天堂。
第三個自然就是現在巖田聰所提到的資金鍊斷裂的問題。
……
如果現在真的能將世嘉收購下來,聯合英偉達,或許可以將下一代的主機在畫面支撐上做到這個時代的極致。
憑藉著pokeni超越時代的遊戲作品,獨佔發售,也許能帶動一波。
而且,青智源考慮的並不只有主機而已。
開發下一代的掌機也是具有很強的潛力的。
未來的主機和掌機,完全可以製作成可聯網的裝置,不是透過紅外聯網,也不是所謂的同機器之間進行聯機互動,是真正的可以連入到網際網路當中的那種。
wifi技術在1991年的時候就被髮明瞭,現在技術相對非常成熟,在歐米地區是已經司空見慣的技術,只不過還沒有在霓虹進行推廣而已。
前世的時候,1999年,IEEE在定義802.11標準時正式承認CSIRO開發的無線網路技術是世界上最好的無線網路技術,被制定為WiFi的核心技術標準。
從這一年開始,WIFI就走進了千家萬戶。
青智源心目中所想的是,未來的遊戲主機和掌機連入網路之後,那麼TANPOPO遊戲平臺就能順理成章地接入進去,從PC端到主機到掌機,玩家們都能透過對應的遊戲平臺下載和遊戲。
一個遊戲平臺,同時跨越多個裝置,實現大統一之後使用者自然源源不絕。
這該是一個多麼偉大的壯舉啊。
&n能夠放在PC、PS5和NS上面的話,那得有多恐怖?
至於第三方遊戲廠商,青智源是這麼想的——
只要你的平臺足夠大,一定能吸引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