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98.第九藝術 (3 / 4)

“這一次索尼真的是搞了個大動作啊。”

隨著果樂通的【第九藝術:遊戲將被重新定義】這篇報道出來,遊戲人們都非常的振奮。

因為在這之前,遊戲被跟玩具繫結在一起,有的時候甚至還會被汙名化,認為這個東西很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力。

&ne誕生的初期,一度因為行業當中存在著許多不那麼入目的遊戲而導致很多人覺得遊戲低俗。

不少遊戲公司基本上都是將遊戲當做賺錢的手段。

是一個產品,商品,用來賺錢的東西,幾乎不會上升到特別高的精神價值。

但是其中確實是湧現出了許多一點兒也不輸給電影的具有高精神層次的遊戲產品的,這些遊戲完全可以被稱為藝術。

而現在,果樂通提出的【第九藝術】這個概念,直接給了大家一面非常豔麗的旗幟。

遊戲人們看到這個詞,只覺得腰板兒都挺直了。

行業內的人紛紛誇獎果樂通的報道寫得好。

“寫得真的好,寫這篇報道的編輯片山麗子簡直是個用詞的天才。”

“我都覺得做的東西一下子高大起來了。”

“真的是讓人激動呢,莫名有了一種前所有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啊~藝術啊,人類偉大的智慧和文化結晶啊,遊戲原來是這樣的東西呢,我還是第一次有這樣的認知。”

“以前做遊戲是覺得快樂,現在做遊戲居然還有了那麼一絲絲的精神追求,這篇報道還真的很了不起。”

“最了不起的,是它在將遊戲地位提升的同時,還給索尼和這麼多公司一起建立的電子娛樂產業協會給賦予了最光明正大的理由。”

這面旗幟一出,就具有了極高的爭議性,基本上就是天下歸心了。

……

吉卜力工作室的宮崎駿在看到這篇報道的時候,顯得異常的開心。

“第九藝術啊,寫得真好呢。”

當年電影也是這樣,成為第八藝術的情況跟現在差不多,其實都是因為影視行業不斷壯大,對於世界和人們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的結果。

電影人本身是很為【藝術】自豪的。

像宮崎駿自己,除了能創造出讓孩子們開心的動畫作品,他也希望自己的作品具有藝術價值和藝術成就。

自從他這兩年窺見到了遊戲在表達和增加體驗感上面的潛力時,宮崎駿就有一種強烈的預感——

遊戲有一天也能成為像動畫電影一樣的精神文化載體。

只不過沒有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

寫出這篇報道的片山麗子簡直是個天才。

旁邊鈴木敏夫掩嘴笑了起來。

“這個名詞啊,你不覺得總有一種什麼奇妙的感覺在裡面嗎?”

“嗯?怎麼說?”宮崎駿納悶地問到。

鈴木抿著嘴巴笑而不語。

他思考了兩秒才說到,“這可能只是我的猜測哈,我總覺得發明這個詞的不是片山麗子,而是另有其人。”

“不,準確來說,將第九藝術跟遊戲聯絡到一起,能提出這個觀點的傢伙,可能並不是片山麗子呢。”

“嗯?”

宮崎駿更是一頭霧水。

編輯自己署名的文章,其中的概念還不是自己的?

“那還能是誰?”

鈴木敏夫笑了起來,搖搖頭,“誰知道呢。”

或許是哪個真正對遊戲行業有著極其深刻了解的遊戲公司社長也說不一定呢。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