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月下聽寒> 第一卷 三尺動天下 114.誰人擅烹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三尺動天下 114.誰人擅烹茶 (1 / 2)

真嶽門外。

一手持青龍禪杖的古稀老僧逆著人潮緩緩下山,麻布僧鞋起伏不急不緩,幾個反覆便被淹沒在人潮之中。

真武治世下。

一身著深藍色道衣的年輕道士望著那老僧離去身影隔著人海略微施禮,遙送那隻相處短短數日,卻頗有幾分忘年歡談的喜茶老僧。

這修道之人求的是世間萬物,茶理自然是其中必修之事,師傅和掌教師兄都是茶道中上了品的人物,可便是這武當滿山茶道峻拔加一起,怕是都不如那古稀老僧對於那烹茶的見解。

這烹茶看似簡單,似反掌觀紋,但若想研透沒有個三年五載的功夫可是拿捏不透,就拿這太和頭春來說。

太和茶,產自武當,終年被雲霧繚繞清風和煦,茶絲極為細嫩。

採摘時便要極為注意,炒茶時更是精之再精才可不傷及茶意本身,火急則燥火緩則不熟,冷鍋不行熱鍋也不行,需在火候適中之時以內勁炒制,才可盡得茶絲本源之氣。

炒茶不易,烹茶算是更為不易,青龍僧人對太和頭春如此青睞原因也大概是如此,武當道人炒制的茶絲以武當內勁炒制,柔而納剛,茶絲中的精華被盡數儲存。

雖說茶絲離了茶樹成了有些枯槁的死物,可在武當內勁的加持下其中天地並未有損傷,經過沸水一滾,茶絲由枯到融,似死而復生一般,味道極盡鮮活。

由枯到融,也正是佛家所修之禪。

太和頭春,炒茶已是尚品,這小卷餅的烹茶更堪稱一絕,無論是時間還是器具,小道士所選均是最為合適之物。

正如道家所言,天道自然之意。

這世間之事並非越珍稀便越好,越貴重越好,無論是習武還是從文,合適才是重要,萬物皆有自然,自然而然與合適意味無二,似人一般,合適極為重要,友情也好愛情也罷,合適,才是正理。

就好像這煮茶的壺一般,紫砂壺珍稀但卻太緩,白瓷壺貴重但卻太急,這珍稀貴重的兩者小卷餅都不喜歡,小道士最愛則是那最不起眼的粗泥大壺,先將空壺坐在火上,任由那火頭搖曳壺低幾番,將那壺中潮溼水氣全然燒了去才可添入山泉。

悶煮上半個時辰,等到山泉之中的甘甜味道盡數融於水中攏在壺內,才到了味道最佳的時候,此時添茶,事倍功半。

尋常人以茶絲數量掌握濃淡,精通茶道者以壺下火氣便能掌控厚薄滋味,說到此處小卷餅不由得喟嘆,若是這習武之人,便能以靈力氣機控御火勢,何處輕何處重,讓火頭噴薄方向更為全面後,對茶味也極有裨益。

可惜了,小卷餅不習武,若是能習個一招半式,在丹田氣海內醞釀點靈力,就算不能證道長生能烹茶淬火也是好的。

“要不學上一學?”

送罷青龍僧人漫步在山間的年輕道士自顧自的呢喃著。

可一想到那典籍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小卷餅便覺得一個頭兩個大,光是思襯一番便覺得眼皮僵硬,不知何處興起的睏意彌

漫周身。

小道士連連甩頭,強行驅散睏乏意味,露出個極為苦澀的扭曲神情。

小卷餅肩頭那漆黑的七間斑靈貓側頭望著年輕道士的苦澀面容,似是恨鐵不成鋼般白了少年一眼,一雙淡藍色眸子眨了又眨,又似是有何等心事。

小卷餅將那黑貓動作收在眼中,時才的苦澀扭曲全然消散,極為不解的望著那隻整日只會惹是生非的黑貓,喃喃道:“這破貓算哪門子機緣?”

七間斑靈貓儼然一副不愛搭理的神色。

說來也怪,自打持青龍禪杖的慧能大師上山以來,這黑貓便奇怪的緊,平日裡這黑貓最為貪睡,一天十二個時辰,清醒的光景攏共不超過三個時辰,其餘不是呼嚕連天,便是閉目淺眠,總之懶散的緊。

除了在南巖谷中那大鯢面前,這黑貓從未有過慌張急切的神色,可是自打慧能大師上山後,這黑貓整日精神的不行,特別是在幾位佛道兩門大賢面前,那漆黑的耳朵恨不得豎得老高。

似是生怕錯漏什麼世間密事一般,越是這般,小卷餅便越是納悶,師傅和掌教師兄口中那事不是驚天動地就是朝廷王朝,自己都聽不懂,那一隻破貓能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