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月下聽寒> 第一卷 三尺動天下 101.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三尺動天下 101.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1 / 2)

簡陽府東街有間開了二十多年的青濟堂,是間破敗醫倌,始終是那一間小門臉,一排破藥櫃,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醫倌,二十多年終是如此。

老醫倌姓華,本就是安州人士,起初時在同津,後來舉家搬到了簡陽府,年過半百,醫術極為高超,在這簡陽府也算是有幾分人間清福,周遭百姓都尊上一句華醫公,膝下一子孝順的緊,如說這唯一不得意便是家中有個出了名的悍妻。

老醫倌年輕時愛喝酒,可從醫不比其他,手指尖一抖便是一條人命,華醫倌便割愛把酒戒了,如今這平日裡最大的愛好便是聽上兩首關曲,可惜啊,家中那老婦人一千一百個不許。

言說那唱關曲的都是年輕女子,說不上那句便把這老東西的魂勾去了,一聽說那華醫倌往戲園裡扎,那老婦人便要拎著婆母娘給的家法,不顧著人多人少,也不顧上了年歲人該有的體面穩重,強橫擰著那年過半百老人的耳朵拉回家中。

起初幾次,老醫倌要面子,哪怕回家跪那洗衣搓鑿的木板也要在外面像模像樣罵上那婆娘幾句,老婦人也是脾氣倔強之人,三兩次便把這老醫倌的面子折了個乾乾淨淨。

而後這老婦人也不愛在外面於這老醫倌多嘴,直接拿出過世婆婆留下的家法,說是家法不如說是根塗了朱漆的棒槌,按尋常人家來說婆母娘多會向自己兒子,可這華家不同,在老婦人剛進門時還未過世的婆母娘便苦口婆心的教導兒媳,這女子一生不容易,可不能再被那狼心狗肺的爺們欺負了。

如此,這條塗了硃紅大漆的棒槌可是嚇唬住了華家兩代爺們,這華醫倌的獨子還未婚配,若是在娶上個剛強些的女子,這家法還能再傳幾輩,這華醫倌孝順的緊,見那母親留下的家法便不敢在跟妻子還嘴,任打任罵任憑了丟面子。

這戲園是去不上了,老醫倌便在這青濟堂中擺了張搖椅,趁著天氣和暖了半坐半躺,自己嘴裡哼哼唧唧唱著那曲聖關已齋的傳世關曲,也算是悠然自得了些。

尋常時日老醫倌都愛捧著紫砂手壺,壺中沖泡上一捏明前的碧螺春,冷時,就藉著那壺上暖意,暖暖這雙久經風霜卻挽了無數性命的枯槁手掌,渴了便飲上一口暖茶,暖心暖胃。

可華醫倌今日不同,原本手中的紫砂手壺換成了包叮噹作響的錢袋,聽著錢袋裡碰撞聲音,差不離有個三五兩,對著老醫倌來說,這三五兩可算上大錢了。

這華醫倌醫術出眾,特別是這行針推拿氣血,更稱得上一絕,靠著這手藝將這門臉翻上三五倍都算不得問題,可是這老醫倌脾氣乖張的緊,不收徒不僱人,這小小的青濟堂全靠這醫倌一人忙趁著,倒不是這醫倌摳門,按著華老頭的話來說,沒有緣分。

啥是緣分?那父子之間的緣分可是大過天。

至親者不過父母妻兒,但這華醫倌的醫術可是連獨子都未傳,對於這事,懼怕娘子可算冠絕這老醫倌可是陣陣有詞,說什麼那庸子便不是學醫的料,就是勉強學會也他孃的是個庸醫,老子把這醫道牌子打的這麼響亮,日後定然會有人往這青濟堂來。

尋常小病還算可以湊活,若是何等大病入了這庸醫手還不如直接找塊陰涼地方躺下等死算球,為了這人間性命還有那盧醫老祖創下的醫家典範,說甚都不能讓那庸子糟蹋了去。

老醫倌不學道,但偶爾也翻翻典籍詩冊啥的,這事便像那道門呂祖爺說的那般什麼什麼誓不傳,哦哦,對,不遇同人誓不傳!

因此這青濟堂一天到晚也只有老醫倌一人,老醫倌過得極其自在,平日裡偷偷跑去聽戲這小門臉也不關門也不上鎖,也不怕那賊人偷這醫館藥材,更不怕那壞心人對著藥櫃中的草藥做什麼手腳,他華醫倌這一生竟跟這草藥打交道,任是那草藥枯乾從何等樣子從眼前一過便知長了幾個春秋,聞上一聞便知這草藥出自何地,自然不怕有那壞心眼前來搗亂。

此時華醫倌正躺在自家醫倌中這搖椅上哼鳴著關曲,滿是褶皺的雙眼微微抬起,望著門上衝內的匾額和那對‘但願世上無疾苦,寧可架上藥生塵’門聯,神氣一笑。

尋常鋪戶那匾額和橫聯恨不得擺到街面上去,鬧得滿城人皆知才好,可這青濟堂不同,匾額對聯全都是衝著堂內,外面空無一物,這事可是奇怪的緊,這一年下來不知有多少人拙眼人問著老醫倌緣由。

起初時老醫倌還願意與人講解一番,在之後冷哼一聲便算過了,這其中也算不上什麼道理,與那門聯上所寫差不多,這醫者救死扶傷仁心父母,不盼著世人生疾染病,這不是買賣,這是救命。

也因此,老醫倌從不把這青濟堂當買賣做,不當買賣做便不設匾額,匾額設在堂內,也是想病者拎藥走時知道手中這藥出自何方,這便是老醫倌執拗的道理。

“華醫公,診脈。”

一道年輕男音驀然響起,昏昏欲睡的華醫倌聽聞是個年輕男人嗓音,躺在搖椅上的衰老身軀掙扎著坐起,時才臉上的悠然自得全然消失不見,蒼老雙眉微微蹙起,如臨大敵似的睜開眼睛,打量著站在門外的男人身影。

華醫倌連眨了好幾下眼,看清了那來人模樣,長舒了口氣,緩緩躺回原處,不言不語。

來人是個年輕書生打扮,臉色慘白時不時還有咳嗽幾聲,以為這老醫倌沒聽清,又問道:“華醫倌,請為小生診脈。”

“去去去,診個屁。”

老醫倌不耐煩的罵道。

“一個風寒有什麼好診的,拐彎向東走,三百二十步,有家泰仁堂,抓三兩柴胡一兩黃連,溫水煎服。”

老醫倌眼也不睜,連連說了一通,便繼續搖晃起身形。

書生一愣,“柴胡黃連你這沒有?”

華醫倌不客氣的罵道:“這酸書生磨牙的緊,老夫這藥是救人命的,你一個傷寒霜疾湊什麼熱鬧,去去去,別耽誤老夫曬太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