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罪魁禍首其實應該是自己。
白起沒有喝茶,面無表情的道:“王爺可曾看清楚大涼天下的局勢?”
李汝魚笑了笑,“說說?”
白起:“末將直言?”
李汝魚點頭:“但說無妨。”
白起正襟危坐,言辭平淡,如敘家常:“女帝遠走東土,看似給王爺和趙室都留了仁慈,其實在末將眼中看來,其實留下的是一個亂攤子,這倒是無法的事情,畢竟當時的大涼局勢,逼得她不得不如此,否則便無法讓趙室和王爺形成共爭天下的局面。”
“如今天下,有勢力數個。”
“南方的禁軍,幾乎可以說完全屬於趙室的兵力,禁軍都指揮使安梨花加上坤王趙颯,兩人聯手,兵道之力恐怕還在當年李平陽和柴韶之上。”
“禁軍,已是鐵板一塊,且絕對忠心於趙室。”
“蜀中的西軍,看似在徐秋歌和謝長衿控制下,實則大家心知肚明,西軍又成了大涼的頑疾,真正掌控西軍的那兩位,那個姓霍的都統制和副都統制高麗仙。”
“鎮北軍在北蠻草原,實際上這麼多年來,鎮北軍一直是岳家的鎮北軍,哪怕如今的王爺是嶽單,鎮北軍也依然姓岳。”
“再下來,就是王爺的鐵脊軍,都統制徐驍和和副都統制君子旗是王爺絕對信任的心腹,鐵脊軍也是王爺的絕對力量,這一點天下人盡知。”
“這是女帝促成的局面,實際上她也只能這樣,留給趙室和王爺更多的餘地,誰能得到西軍和鎮北軍,就能摧枯拉朽的得到天下,相反,若是這兩隻駐軍都中立,或者各自投奔一方,那麼依然是持平之巨,這是女帝的無奈,也是她的高明之處。”
“當然,她的理想局面,應該是王爺和趙室在數年之內持平,誰也無法徹底得到天下,等她從東土歸來,自然可以以太上皇的姿態重章國柄。”
說到這裡,白起的眼神有些冷漠,“她似乎有些小看了王爺的野心和趙晉的能力。”
李汝魚笑而不語。
白起繼續道:“女帝和王爺都曾說過,趙晉若是得兩點,便是一個叫趙普的異人,而得到兩點的趙晉,就能為趙室謀定數十年的安穩。”
李汝魚點頭,“女帝確實如此說過,異人浮生也對我說過,若是異人趙普,確實個很強大的敵人。”
白起若有所思,“那麼趙晉要得的兩點,究竟是哪兩點,他是否已經得到了?”
李汝魚搖頭,“這就無法得知了。”
白起想了想:“坤王趙颯加上安梨花,算不算一點?”
李汝魚想了很久,才搖頭,“以前覺得趙颯加上安梨花,算是趙晉的兩點之一,可轉念想來,就算沒有這兩人,禁軍也依然在趙室手中,所以,應該不算其中一點。”
白起有些不解,“難道是鎮北軍和西軍,各算一點?”
可這沒有道理。
這兩點之重要誰都知道,別說趙晉得到這兩點,隨便趙室某個有才華的弟子得到這兩點,都有可能將李汝魚拉下馬。
李汝魚若有所思,“嶽單必然算一點。西軍的高麗仙和霍姓武將,很可能早就成了女帝的心腹,所以西軍女帝的西軍,既不屬於趙室也不屬於,所以不算作一點,那麼剩下的一點在哪裡?”
白起不言語,用手蘸茶,在桌子上寫了個字:鐵。
李汝魚悚然心驚:“鐵脊軍?!”
如果鐵脊軍算一點,趙晉得到這一點,那就直接宣告了未來的結局。
白起嘆氣,“恐怕是的。”
李汝魚沉默不語,忽然心中一動,“會不會那一點,在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