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兵事漸緊。
燕雲十六州邊境,除了大涼鐵騎,亦出現了北蠻斥候鐵騎。
南方,大雪融盡,豔陽高照。
李汝魚在臨安,安靜而野蠻的生長著。
劈劍,拔劍,日日不輟。
兵書讀盡二十餘卷,胸中關於兵道的重樓,已成雛形。
翰林院待詔一職,形同虛設,一次也不曾被女帝宣召去侍書;若非每月月底去領薪俸,李汝魚幾乎遺忘北鎮撫司小旗一職。
唯太子伴讀一職,成效不錯。
李汝魚但寫了字帖,讓太子趙愭臨摹,寒冬過後,趙愭的書法突飛猛進,宗正寺那群老頭子高興得眉開眼笑。
二月杏花開。
這一日李汝魚走進東宮,還沒去趙愭書房,便被一位小黃門攔住,說太子詹事魏禧魏大人有請。
依然在那個涼亭。
魏禧依然坐在那個位置,捧書而讀。
看見李汝魚,老遠便站了起來,出亭相迎,互相寒暄後,不欺少年窮的魏禧輕聲說,今日太子在垂拱殿聆聽陛下教誨,明日籍田禮,會隨陛下一起去郊外籍田春耕。
言下之意,李汝魚這兩日不用來東宮。
李汝魚無甚想法,正欲笑著告辭,卻見魏禧欲言又止,好奇問道:“魏大人有事?”
魏禧有些不好意思,捂嘴咳嗽了一聲,“不知道能否求一幅墨寶?”
眼神期翼。
李汝魚如今已是臨安名人。
先有滾字帖冠京華,後有柳正清老相公抱《俠客行》而入土,再有太子趙愭書道造詣突飛猛進,一時間風頭無兩。
偏生李汝魚不見客,一書難求。
在太子東宮府教導趙愭連書寫的字帖,被某些個太監拿到宮外販賣,價值萬金。
魏禧雖是太子詹事,近水樓臺,卻有讀書人氣節,不願做那小人事。
但心癢難耐。
於是今日逮著機會,厚著臉皮求書。
李汝魚笑了笑,對這位很有好感的讀書人歉意的道:“倒無不可,但我沒有章印,怕是要叫魏大人失望了。”
魏禧大喜過望,“無妨,無妨。”
於是引著李汝魚前往偏院,在太子詹事的公事房裡,李汝魚為魏禧寫下一幅大儒蘇伴月年輕時候的得意之作《飲酒帖》。
這位好書好墨的讀書人沉浸其中,也沒注意到李汝魚什麼時候離開。
太子趙愭去了垂拱殿。
東宮分外冷清。
李汝魚走出偏院,也不知道怎麼了,忽然想逛一逛東宮,看看這座古往今來無數皇子擠破頭皮想住進來的儲君之望。
二月豔陽,春風如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