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140章 永安十二年的冬天很短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40章 永安十二年的冬天很短暫 (1 / 3)

這一夜,沈煉夜半出門,再沒歸來。

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裡。

彷彿人間蒸發。

沈府罕見的沉默,悄無聲息的將此事壓在了府內,翰林學士承旨沈琦大病了一場,數日不曾上朝。

臨安忘記了沈煉這個人。

一個尋常的冬日上午,李汝魚在屋裡看書時候,忽然想起柳正清的贈書,於是從屋子裡取了來,不知道這位老相公贈了自己一副什麼字帖。

字帖已裝裱好,金絲銀邊,雲魚紋線。

造價不菲。

僅是裝裱,少不得要百兩會子。

緩緩鋪展開來,便似有座座崢嶸大山拔地起,鐵骨錚錚,遮天蓋地撲面來。

隨著青山上負手讀書人入夢來,李汝魚的字如今在臨安鵲起,儼然有書道成神的架勢,但其實本身對書法造詣並無過人之處。

從藝術的角度賞字便無從談起。

不過,也能看出一副書法的拙劣,比如眼前這副《燕風?無衣》。

李汝魚聽過這首詩,或者說歌。

回龍縣,半邊橋畔,有個老婦人,說起大燕兵聖百里春香和大燕太祖慕容垂時曾輕唱過,記憶尤在,此時看字帖,老婦人的喃語歌聲便似在耳畔響起。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李汝魚細看字帖,恍然,終於知道柳正清是誰了。

先生在扇面村教習自己讀書時,曾說大涼讀書人寫詩都是狗屎,但對興起於符祥年間的某幾位書法家讚譽有加,其中便有獨創柳體字的某位大家宗師。

柳體字,柳正清。

答案呼之欲出。

這一幅貼並非一起呵成,頓筆染墨數次。

字字勻衡瘦硬,頗有斬釘截鐵之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

但總有種錯覺,這幅字帖,並非老相公得意之作。

老相公為何藏私?

李汝魚沒去多想,收了卷軸,隨意將這幅萬金難求的書作放在一旁,繼續看從臨安書房買來的兵道書籍。

今日看的霍燕青遺作《點兵策》。

院子裡很安靜。

在沈煉消失後第三日,謝琅府上來人,說尚書大人病了,周嬸兒臉色煞白的跟著回去,臨走前千叮萬囑李汝魚要照顧好身子。

實則是避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