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好的宅子,不僅要認真,還要用心,不是有錢就能快,鄭鵬說一年就想完成,簡直就是一個難題。
“不能加快一點嗎”鄭鵬皺著眉說:“錢方面不用擔心,物料方面,貴鄉郭氏和旭升兄說過,會全力幫忙,應該不是問題,各式工匠超過三百人,幫工要多少有多少,這樣會不會快一些?”
古代女子,十二歲就可能嫁人,再過三年綠姝都成“老姑娘”了,就怕綠姝能等,崔源那老小子中途反悔。
“飛騰,慢工出細活,難”鄭錦倫一臉為難地說:“不滿你說,建成不難,但建好不易,特別是那麼高的閣樓,質量一定要修好,一不小心就會出事故,某的聲譽可以放在一邊,要是出了什麼事,那就後悔莫及。”
鄭鵬想了想,開口問道:“鄭叔,你的意思是,由於人手和材料的問題,對吧。”
“對!”
“我覺得,這些問題其實可以解決。”鄭鵬突然語出驚人地說。
“說說”
鄭鵬開口道:“簡單,假設這宅子是一個工程,我們可以把這個工程分割成多個工程,例如開鑿水渠是一個工程,挖湖造泊是一個工程,起宅子是一個工程,造園林又是一個工程,多個工程同時開工,這樣可以節約大量時間。”
“的確可以這樣,但是物料呢”鄭錦倫有些不太樂意地說:“修築宅子不是砍柴燒火,很多物料在用之前,需要作防腐防蛀,這些需要大量的時間,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牽一髮動全身,有可能一處小地方做不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如果我用一種新的物料,這種特料軟時如泥,硬時似鐵,可以塑造很多造形,不怕風吹日曬,不怕雨淋蟲蛀,修築起來後,堅固度比木材、磚石強度還要高,最得要的是,可以大大縮短工程的時間,鄭叔,你覺得可行嗎?”鄭鵬突然一臉神秘地說。
鄭錦倫聞言楞了一下,眼裡閃過一絲異色,不過他很快有些疑惑地說:“新的物料?有這種神奇的物料嗎?”
軟如泥,硬如鐵,可以隨意造形,還怕天氣和蟲蛀,天下還有這種物料?
“我說有,就肯定有,鄭叔,你忘了腳踏車嗎,我用一堆別人認為沒用的木頭,跑贏了突騎施的千里馬,相信這件事鄭叔也聽說吧。”鄭鵬笑嘻嘻地說。
“聽過”鄭錦倫點點頭說。
鄭鵬一臉正色地說:“鄭叔,不如我們聯手,一起打造一段佳話,不僅宅子修得好,還要修得快,你看怎麼樣?”
“反正你是東家,好,就依你。”鄭錦倫只是猶豫一下,很快就答應下來。
說到底,鄭鵬是自己人,對滎陽鄭氏出了大力氣,再說這次是鄭鵬自己的錢,鄭錦倫也就是配合一下,對一個優秀的設計師來說,不斷挑戰自我才是進步的動力。
成功了,名聲大增,輸了,也是鄭鵬背鍋,無論怎麼樣,都能增加很多經驗。
不知為什麼,鄭錦倫心中有幾分莫名的激動,想看看自己跟鄭鵬合作,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太好了,鄭叔,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鄭錦倫擺擺手說:“不用,我這個人是勞碌命,越忙越高興,飛騰,你所說的那個物料,到底是什麼,是泥瓷嗎。”
軟如泥,硬如鐵,可以隨便塑形,鄭錦倫想來想去,只有用泥燒出來的瓷有這個可能。
泥很泥,可放在窯裡燒的話,只要配方合適,會變得非常堅硬,可問題是瓷很脆,鄭錦倫曾嘗試過用瓷這種材料應於修築,發現除了裝飾外,並不適合用作修築。
不誇張地說,有時打樁用力一點,也會震碎、震裂。
想像力還真是豐富,鄭鵬也不隱瞞,徑直開口說:“泥是泥,不過不是泥瓷,而是一種叫水泥的物料。”
水泥的出現,對建築行來說是一種劃時代的發明,讓人類的建築顯得更加多樣性。
鄭鵬讀書的時候,曾經加入一個科技興趣小組,參加很多有趣的科學實驗,像熱氣球、玻璃、水泥這些都去嘗試,那是一個資訊發達的時代,還有老師指導,所以絕大部分都成功。
特種水泥有難道,但普通水泥不難,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和粘土,都是很容易獲得的材料,經破碎、配料、磨細製成生料,然後喂入水泥窯中煅燒成熟料,再將熟料加適量石膏就成成形,生產並不困難。
有了水泥,不僅修閣樓變得簡單,像引水、鋪路這些也變得容易,這樣可以短時間保質保量修築起一座漂亮的宅子,算是“築巢引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