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乘勝進軍,但他很快發現大夏、罕一帶有大量羌騎,接著張任的前鋒軍就和羌人打起來了。張任大敗,損失了一千多人,狼狽後撤。
劉備準備不足,糧草也不足,軍械也不足,將士們因為連續行軍作戰,加上水土不服已經疲憊不堪,再戰肯定要失敗。劉備隨即退守狄道,並向武都郡的韋康、簡雍催要糧草。
武都郡的郡治下辨,距離隴西郡的郡治狄道有一千五百多里,而且一路上多是棧道和山道,車馬行走不便,糧草軍械的運輸極其困難。糧草軍械不能及時送到,而且就算送到了,也難以滿足三萬大軍的連續作戰,所以劉備的大軍就此停在了狄道,難有做為。
漢軍停下了,羌人就活了,羌騎神出鬼沒于山林溝壑,頻頻襲擊漢軍糧道,劉備頭痛不已。劉備書告早就趕到武都郡的周倉,留守武都,不要到隴西會合了,這地方太窮,人多了,大家都會餓死的。
八月,武都郡太守韋端給韓翼送來了糧草輜重。韓翼在翼城、上一線部署了少量兵力,然後和嚴顏、楊任一起,西進攻擊金城。
九月,韓翼先後攻克了榆中、金城,並和隴西狄道的劉備取得了聯絡。聽說劉備已經佔據隴西,韓翼有些急了,急忙命令楊秋帶著前鋒軍逼近金城郡郡治允吾。
這時已經到了九月底,天氣漸涼,韓翼考慮到此處距離翼城已經有一千多里,糧草運輸困難,糧道隨時都有可能被羌人截斷,於是督軍勐攻允吾。
本來所有人都以為河西羌被北疆軍牽制在天穹沙漠,暫時回不來,誰知河西羌在天穹沙漠大敗,帶著軍隊殺了回來。
河西丟了,他們總要找個地方存身,而河湟地區當然是首選之地。
韓翼遭到了羌人的前後夾擊,大敗,匆忙撤回了漢陽郡的平襄城。因為糧草不夠,嚴顏、楊任率軍撤回武都郡,並打算返回漢中和巴蜀。
………………
李翊拿到賈詡的奏報後,心情很沉重。
驅虎吞狼沒有成功,虎太弱,而狼太多。另外給虎提供糧食的漢中和巴蜀好像也有知難而退的意思,如果劉備和韓翼失去了糧草支援,估計西疆局勢立即一邊倒,那時不是虎吞狼,而是群狼吞虎了。
從目前西疆局勢可以看出,大軍的確沒有條件遠征西疆,不是軍隊多不多的問題,而是糧草輜重夠不夠的問題。
西涼的問題很嚴重,羌人入侵問題得不到根治,西疆百姓的生活問題無法得到解決,而更嚴重的是,西疆用什麼辦法屯田戍邊?現在還有多少百姓願意到遙遠、荒涼而充滿危險的河西、河湟地區屯田戍邊?
李翊和麾下謀士以及眾將商量了很久,覺得只有藉助北疆的戍守辦法,徹底征服羌人,把羌人遷到西疆,把西疆周邊的羌人都變成歸屬羌人,然後再慢慢透過各種各樣的政策,把他們慢慢變成漢人。
讓西疆人戍守西疆,這似乎是目前唯一的辦法,雖然這個過程很漫長,充滿了艱險和危險,但西疆一百多年的戰火不能再延續了,必須想個辦法把它徹底解決掉,否則西疆這個沉重的包袱根本甩不掉。西疆的噩夢不能得到根治,大漢的中興永遠都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
在李翊的要求下,李翊麾下的謀士們開始籌劃遠征西疆一事。
………………
十月,徐州曹操、江東孫權的特使到達洛陽。
兩人獻請罪表。李翊還是那一套,好言安撫一番,並沒有做出進一步的要求。曹操和孫權大喜,知道河北在洛陽大戰中元氣大傷,短期內無力南下,膽氣又壯了。
這次曹操的特使是程昱,江東的特使是張昭,都是兩地相當有份量的大員。兩人抵達洛陽後,隨即被安排到館驛,和大將軍李翊具體商談受撫一事。
北疆的這種安排,表現了足夠的誠意,而曹操和孫權也做了精心的準備。雙方在第一次會談的時候,荀和張昭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要打著尊奉天子和朝廷的旗號,行割據之事實。
李翊大笑道:“你們回去告訴曹操和孫權,這樣的好事情就不要想了。如果他們有誠意請罪,那就一切皆休,否則就讓他們洗乾淨脖子等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