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召喚之三國霸業> 第0480章 沮授論時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480章 沮授論時勢 (2 / 2)

袁紹臉顯驚駭之色,一語驚醒夢中人。一年多來,自己幹了什麼,要幹什麼,將來要幹什麼,為什麼就從來沒有好好想過呢?

袁紹羞慚無語,只能深施一禮以表感謝。

沮授再還一禮,繼續說道:“泉州朝廷中的一幫老臣無一不是大漢柱石,他們主持國事多年,經驗豐富無比,個個都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人物。現在他們既然能提出改制這種振興社稷之策,自然也早已擬好了拯救社稷之策。所以主公現在處境危急,主公不僅要立即處理奪取冀州軍政大權這種小事,更應該及早謀劃圖謀霸業,輔佐漢室,振興社稷的大事。”

袁紹極度震撼,心神不定地在大帳內來回走了幾步,然後下令罷議。他要好好想一想自己的將來,社稷的將來。

晚上,袁紹再度召集沮授、審配、許攸、郭圖、逢紀、陳琳、耿苞等僚屬議事。

袁紹和諸吏們一年多來殫精竭慮,浴血奮戰,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心裡都想著重振社稷。但面對今日紛繁複雜,瞬息萬變的局勢,到底怎樣重振社稷,他們卻一直沒有清晰的思路。沮授白天的那番話,猶如醍醐灌頂,撥雲見日,讓他們突然看到了前進的方向。

霸業是什麼?扶持王室即謂謀霸業。

春秋時,天子失政,王權旁落,諸侯紛擾而起。率先挑戰王室權威的便是鄭莊公。鄭莊公經常冒犯周桓王,周桓王率兵討之,結果大敗。霸權之鋒芒,開始於鄭莊公,但真正登上霸主之位的卻是齊桓公。

齊桓公在管仲的大力輔佐下,國勢日益強盛,不過,齊桓公沒有去挑釁王權的威嚴,而是提出了“尊王攘夷”之策。他多次召集諸侯會盟,由自己擔任盟主,扶持周王室,討伐不臣諸侯,意圖重建周公輔國安邦之偉業。周王知道王室衰落,皇權已輕,自己已經無力統攝天下。既然這樣,那還不如正視現實,依託一方霸主穩定社稷。於是,周王詔告天下,賜齊桓公侯伯與王命,輔國安邦。

齊桓公之後繼為霸主的是晉文公。晉文公時,周襄王的異母弟弟子帶率狄師(胡族軍隊)攻佔了王城,自立為王。襄王敗逃後隨即向晉、秦兩國求助。晉國大臣咎犯勸晉文公出兵勤王。晉文公遂出兵戡亂,幫助襄王復位。不久,晉文公又在城濮大戰中擊敗強大的楚軍,從此威鎮中原。周襄王聞訊後,立即賜晉文公侯伯與王命,與自己共治天下。

這便是為後人所稱道的“桓、文之功”。

當時,孔子以為諸侯的霸權能夠輔佐周王,成就輔國安邦之業,所以稱之為仁者的行為。但等到戰國時,諸侯逐王,先後僭號,周王只好自稱天王,以別於僭越的諸侯王。這時孟子看清了諸侯由稱霸而稱王,代周而立的實質,遂稱春秋五霸為三王之罪人。

袁紹認為,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圖謀霸業,輔國安邦,不失為拯救和振興社稷的一條出路。自己本無謀篡之心,如果霸業可成,則社稷可興,自己也可成就一番豐功偉業。

但前朝諸多歷史事實明確無誤地告訴世人,稱霸只是手段,稱王才是目的。我如果要成就霸業,就要得到州郡大吏的支援。我如何才能讓州郡大吏相信我稱霸不是為了稱王,而是為了中興社裸之大業?現在這個時候圖謀霸業,是不是不合時宜,或者時機未到,太早了?

沮授搖搖頭,說道:“此時圖謀霸業,正是時候,若再遲延,振興社稷就難了。放眼看看當今天下,天子蒙難,皇權旁落,各方勢力雄起,國祚瀕臨滅絕,天下已經大亂。主公若不再圖霸亞,則大漢亡矣。”

“今日天下已形成五大勢力。最強者就是驃騎大將軍李翊。李翊不但擁有天下最強悍的武力,而且擁有大漢朝將近一半的人口,以及三分之二的地盤。如今更是掌控了北疆朝廷,實力再度飆升。甚至,要是李翊圖謀篡漢,都不是太難的事情。”

“其次就是董卓,董卓挾持天子和朝廷,擁有關中之利,手下有雄兵十萬。只要他恢復了元氣,短短數年來,他就能橫掃天下。大秦國,本朝,都是起自關中而雄霸於天下。”

“再次就是主公。主公雖只有渤海一郡之地,手下也只有不足三萬軍隊,但主公乃袁閥家主,討董聯盟的盟主,奉旨承製天下。僅此三樣,就讓主公擁有了天下最多的財富,得到了各地州郡的鼎力支援,同時還佔據了天下最大的大義。主公若以此為基礎圖謀霸業,和李翊、董卓相抗衡,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第四大勢力是袁術。袁術因為入主南陽,又得到了荊、豫兩地袁閥力量的絕對支援,再加上孫堅、孔伷的相助,他也勉強可以算作一大勢力。”

“黃巾軍是第五大勢力。雖然黃巾軍是大漢叛逆,但他們的成敗與否直接關係到了大漢和上述四大勢力的生存,所以黃巾軍絕對是當今天下大勢力之一。這是事實,我們不得不承認。”(未完待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