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這個泉州朝廷能不能起到主掌天下州郡作用,關鍵還要看冀州的錢糧。沒有雄厚的財賦為支撐,不要說讓天下州郡雲集景從,就連自己的生存都成問題。
雖然韓馥自己不願意讓出冀州軍政,長公主和劉虞等人也閉口不談,但這件事大臣們看在眼裡,心裡明白的很。考慮到大局,各方權勢之間必須要求同存異,所以大家也就私下議論議論,並沒有人公開指責韓馥。
朝廷該拿到的權力都拿到了,隨即就是置府,徵辟掾屬。
長公主府中有老臣丁宮、陳紀、盧植,原長公主府從事張範、邢顒,原驃騎大將軍府的寇準、田豐、陳群、鍾繇,原太傅府的劉放,原冀州府的黃嶽、馬豐等數十名掾屬。
太傅府有張溫、崔烈、馬日磾、袁滂等老臣,原太傅府的魏攸、孫瑾、張逸等從事,原驃騎大將軍府的荀諶、辛評、辛毗、荀衍、荀悅等掾屬,原冀州府的吳良、袁宏、胡乾等掾屬。十三曹掾屬加在一起,大約有六十多人。
驃騎大將軍府的從事掾屬因為抽調了一部分補充長公主府和太傅府,所以人員相對少一點,但現在驃騎大將軍無需再處理北疆軍政,人員少一點也無大礙。
監御史府由韓馥主掌,老臣楊彪和原驃騎大將軍府的郗慮為副,掾屬有原冀州府的李歷,還有原監御史府的其他官吏。
考慮到韓馥大部分時間都要留在鄴城主持冀州軍政,所以這監御史的日常事務,主要由楊彪代理。把名震天下的楊彪置於韓馥之下,算是給足了韓馥面子。
泉州朝廷的大臣們是這麼想,但韓馥又是怎麼想的呢?從他最近臉上的憂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滿和失落。
冀州對泉州朝廷如此重要,作為冀州牧的自己,竟然被擠出了權力核心,韓馥當然不高興了。
在討董聯盟裡,他韓馥淪為袁紹的下屬,只能言聽計從。在泉州朝廷裡,他雖然名義上位居三公之末,但權力還不如太傅府的一個長史。
難道就我韓某人老實好欺?
………………
大漢國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十二月。
十二月初六,在泉州舉行了隆重的長公主代理國事的典禮。長公主以天子命詔告天下,泉州朝廷成立。
初七,長公主領大臣們拜祭了位於薊城北山之巔的高皇帝廟和世祖皇帝廟。
初八,長公主主持了泉州朝廷的第一次朝議。
朝議是在長公主府最豪華的大帳內舉行的。大漢國的大臣們感覺很新鮮,興趣盎然。
大臣們曾經勸說長公主遷到薊城去,把朝廷設在薊城,但長公主拒絕了。長公主說不出什麼道理,她就是不幹。
張溫後來笑著對眾臣解釋說,我大漢國的高祖皇帝和世祖皇帶建朝的時候都很窮困,在大帳內議論國事乃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今長公主仿效先祖,於大帳內朝議,是件好事啊。這可以讓我們時刻提醒自己,社稷尚處在危難之際,蒼生尚處在浩劫之時,我們應該節儉治國,日夜操勞,以圖早日穩定社稷。
議事的主題就是平叛、討董、勤王、振興社稷。
太傅劉虞提出了重振社稷的三策。
一策是調集北疆大軍主力前往洛陽,朝廷隨即遷到京都,以迅速恢復朝廷對各地州郡的控制,爭取在最短時間內穩定除西疆和關中以外的所有疆域。
二策是平定黑山和白波黃巾軍,徹底平息叛亂。
三策是爭取在兩到三年內稍加恢復國力,然後以舉國之力討董勤王,攻佔關中,解救天子,振興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