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鈺:“她是準備把這條路走到底了!”
“照你們看,”
這個時候,黃華看著電視機笑道:“他們兩個當中誰能獲勝?”
對於電視里正在播放的大選跟蹤報導,屋裡的幾位都已經瞧得見怪不怪了。
張路:“卡特。”
王扶林也:“卡特。”
對於當今的人民來說,卡特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
王世襄:“我也選卡特。”
“說得好像你能去投票一樣,”
持不同意見的黃永鈺,則認為:“照我看里根的可能性應該大點。”
“為什麼?”江山特好奇的轉過了頭:“為什麼他的可能性大?”
“就你剛剛說的那娘們,”黃永鈺一針見血道:“一聽就是個厲害的,她在下注前能不打聽清楚?沒有7成的把握,她是絕不會輕易選邊的。”
“有道理,”江山點了點頭:“我也覺得里根會獲勝,不過倒不是因為陳香梅。”
這女人雖然厲害,但現在還沒到她徹底開掛的時候。
“那你是因為什麼?”
“因為他,”這個時候,餘思歸將一份報紙拍在了桌上:
“就是因為他,江山才會把腳踏車的廣告選登在《紐約郵報》上。”
“也不光是因為這個原因了,”黃華在一旁笑道:“我和江山倒是想把廣告打在《紐約時報》上,但對方的報價實在是太高了。”
“高的都沒邊了,”江山接著道:“我感覺他們就是在故意刁難。”
“可是和《紐約時報》的發行量相比,”
雖然沒有參與浦江輕工局的任務,但王扶林還是給出了自己的意見:“登在《紐約郵報》上的效果,估計要差不少呢。”
黃華:“那也沒辦法,預算一共就這麼多。”
王扶林:“他們為什麼要臨時漲價?”
黃華看了看江山:“江山設計的這條廣告,在排版時的確有點難度。對方是肯定不會放過這個趁機加價的機會。”
張路:“那《紐約郵報》為什麼沒加價?”
“剛剛黃經理不是說了嘛,”江山瞧了對方一眼:“《紐約郵報》的發行量不行。”
“發行量不行的報紙,你就不擔心它沒效果?”
“放心吧,它的主人可不是一般人,”
江山指著桌上的一份《紐約郵報》:“就咱們來紐約的十來天,《紐約郵報》的發行量已經像坐火箭一樣跑上去了。”
面對《紐約時報》的漫天要價,江山轉臉就將腳踏車的廣告送去了《紐約郵報》。
在得到可以刊登、但排期困難的回覆後。
江山乾脆就將廣告的發表日期,推到了“宣佈試射運載火箭”的新聞釋出後一日。
“這又是為何?”黃永鈺就奇了怪了:“這家報紙最近幹了什麼事,竟能在十多天的功夫就把發行量提上去?”
“這報社的老闆名叫默多克,”江山點了點《紐約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