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一位雖然在當年組建了飛虎隊,”王扶林道:“但咱們國家對他的評價可是沒一句好話。”
在王扶林這代人的眼裡,陳納德的政治面貌就沒見好過。
1950年新中國剛成立沒多久,一部40多頁的連環畫《飛賊陳納德》跟著就面市了。
到了第二年,上影又拍了一部《飛賊陳納德》的電影。
直到1979年的新版《辭海》上市時,還可以在上面清楚的看見這樣一段對他的描述:
走私販毒、獵取暴利,偵察轟炸解放區……
不過江山知道,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陳納德的形象將在明年得到重新評估。
“陳納德當年幹了兩件特牛逼的事,”江山繼續道:“一個是牽頭組建了飛虎隊,另一個就是娶了一位中國媳婦。”
同樣也娶了中國媳婦的幾位,一塊默默的看著江山。
“老陳娶的這位中國婦女,可不是個省油的燈,”江山:
“儘管她年紀輕輕就守了寡,但她之後在米國混的卻一點都不輸老陳。”
“你說的這位是不是叫陳香梅?”黃永鈺多少也聽過一些她的故事:“她不是老蔣家的座上賓嘛?”
“對對,”江山點頭:“就是她……”
作為第一位走進白宮的華人,陳香梅的每一步都踏得十分精準。
1968年,陷入越戰泥潭的米國,幾乎天天都在進行反戰遊行。
這還了得,眼見自己國家上班的上學的,都沒心思幹了。
想幹總統的那幾位,立刻就意識到了一個絕殺招式:停戰必須由自己來完成!
為了不讓尋求連任的約翰遜取得“越戰和平談判”的成功。
候選人尼可松,委派剛加入競選團隊的陳香梅為特使。
捎話給南越駐華盛頓使館:只要他們抵制和平會談,就能得到尼可松在日後的支援。
結果陳香梅不辱使命,真的把大使給說服了。
“就這樣,尼可松成功贏得了大選,”江山八婆道:“直到多年後他卸任總統時,這事才爆了出來。”
“為了能競選成功,”王世襄大聲道:“就讓兩國人民接著打?”
“可不,”江山:“一個是美方的領導,另一個是越方的大使,人家都點頭了,作為中間人的陳香梅還在乎什麼。”
在米國的歷史學家看來,如果不是尼可松和陳香梅,越戰可能在1968年就已經結束了。
結果在他倆的努力下,戰事不但拖到了1975年,還白白搭上了兩萬米國、數百萬越南的人命。
“那陳香梅在幫了忙後,”
依照司徒美堂推翻《排華法案》的目的,黃永鈺很想知道:“尼可松給她什麼好處?”
“把共和黨的財務交給她管了。”
“乖乖,難怪她會這麼拼。”
“就這,在尼可松下臺後,”江山:“陳香梅面對採訪時,還是抱怨對方沒有在事後兌現當初的承諾。”
“這職位還嫌不夠,”黃永鈺:“她還想上天不成?”
“您別說她還真有這本事,”江山指著電視中的里根照片,道:“現如今,陳香梅又加入這位同志的競選團隊了。”
王世襄:“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