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的夜晚,春風暖暖、花好月圓。
剛離開飯桌沒多會的許沐春,就被家裡的一陣電話鈴給叫了出去。
“究竟出什麼事了,”
已經坐進小轎車的許局長,焦急的問道:
“怎麼突然就變成這樣了?第一批許願廣告的後半部,不是還沒播出嗎?”
這一會連家還沒回的韓科長,也在納悶:
“詳細是個什麼情況,同志們還在不斷了解中,不過根據訂貨電話的內容來看,應該是和許願火柴的新包裝有關。”
“新包裝,”許沐春:“統一的兩個火柴廠,用得不都是新包裝嘛,怎麼這會才有反應?”
“許局,”韓科長:“我說的是江山設計的那批新包裝。”
“一賣9盒的那種?”
“對,就是那款9連盒的……”
此時此刻的浦江街道上,一輛白色的浦江牌小汽車一路前行。
直到開進了統一火柴援外一廠,才推開了車門。
“許局長?”火柴廠廠長,趕緊迎了出來:“這麼晚您怎麼來了?”
許沐春快步向前,走進了燈火通明的生產車間。
“怎麼樣?”許沐春直接談工作:“能按時完成計劃吧?”
“應該沒問題,”廠長彙報道:“目前我們廠的職工,正在加班加點的趕製。”
走在車間裡的許沐春,拿起了一根火柴瞧了瞧:“注意,再急也要保證質量。”
“這個您儘管放心,”廠長道:“自打重新開工後,咱們廠的職工已經很久沒有這麼積極了。”
“能不積極嘛,”跟在一旁的車間主任笑道:
“照這麼幹下去,別說是恢復獎金,這一個月的加班費都能趕上對面的浦江火柴廠了。”
幾位跟前跟後的廠領導,說著說著就激動了。
其實他不說,許沐春這會也注意到了。
火柴廠車間裡的每一位工人,舉手投足都是奔著先進去的。
下一秒,就在幾位領導交頭接耳的時候,車間裡的一位工人發現了他們。
“您不是上回來咱們這的市局領導嘛,那位年輕的小夥子怎麼沒一塊跟來?”
“領導,”又一位女同志也看出來了:“聽說咱們廠這次的廣告,在國外的反響特別好。”
“那位小同志設計的新包裝說是都買空了,他人呢?這次怎麼沒跟您一起過來呀……”
直到他們前期生產的火柴被一車車運出了大門,廠裡的職工們才想起了之前那位,站在車間裡揮手高呼的年輕人:
【相信大家一定能生產出更多更優秀的火柴,踏出國門、走向國際。
在為國家賺回大把外匯的同時,也把咱們自己的小家置辦的風風光光、和和美美。】
當許沐春再次走出車間的時候,腳步明顯比之前更有力了。
“也就是說,”
許沐春總結道:“你們兩個廠的生產力是可以保障的,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新包裝的供應量跟不上?”
“是的許局,關於這件事我們已經和浦江包裝印刷廠的同志聯絡過了,”
廠長正為這事著急呢:“可那邊的同志表示,不可能因為我們一個廠就安排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