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瞧瞧這上面的菜……”
話畢,一張選單放在了江山和王扶林的面前。
江山打眼一瞧: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熘魚脯、熘魚肚、熘魚片兒……
“嘿,”江山和王扶林相互看了一眼:“這不就是相聲裡的保留節目《報菜名》嘛。”
看著一團和氣的高師傅,眯眯一笑:“你們接著往下瞧。”
當“抓抄駝峰”、“崑崙鮑甫”這類菜出現的時候,江山與王扶林又默默互瞧了一眼。
之後,便不聲不響的將選單傳給了下一位。
看著各位同志的表情,大大咧咧的高師傅當即道:
“大家別看選單上瞧著厲害,其實有些菜的味道真是沒法說。
伱就拿那上面的抓抄駝峰來說,它其實就是一塊油。
別說造型,連花刀都玩不了。
擱進油裡還炸鍋,遠不如海參和鮑魚容易入味。”
江山好奇道:“咱們飯莊裡現在還有這道菜嗎?”
“早沒了,”高師傅擺擺手:
“咱們飯莊選單上的仿膳主要還是以美味為主、珍奇為輔。
其實,滿漢席說到底就是從揚州官場菜中提純而來的。
依我看乾隆爺當年下江南,一半是為了解饞。
滿菜在全席中頂多也就是個添頭,除了大肉就是大肉這能有多好吃?
漢菜就不一樣了,川、魯、蘇、粵,”
高師傅掰著手指頭數:
“湘、閩、浙、徽,別的先不論,就當年盛行於揚州的淮揚菜就夠讓乾隆惦記的了。
著名的宮廷四大抓抄是什麼?
抓抄裡脊、抓抄魚片、抓抄腰花、抓抄蝦仁。”
“得,”王世襄:“一水的淮揚菜。”
“別說是過去,”高師傅:“就連咱們敬愛的周總理,也非常愛吃淮揚菜。”
“國賓館的金師傅也說過,”江山:“宋朝宮裡的御膳,往往還不如大臣府裡的講究。”
“何止是宋朝,”
高師傅從自己準備的匣子裡,找出了兩張選單:
“這兩張分別是朱元璋、朱棣在位時的食單。”
江山接過來一看,原來是二位皇上一天的伙食留存。
什麼翡翠白玉、群英薈萃般的花式菜名,一個也沒見著。
為了讓御醫熟知主子們每天都吃了些什麼,必須一目瞭然的寫得明明白白。
“一大早就吃上大蔥炒羊肉和水蒸豬蹄了,”王扶林頭一回直視自己和皇上的差距:“中午的菜多得更離譜,光湯就三道。”
接著再瞧朱棣,比他爸吃得更野。
到底是九五之尊、鐘鳴鼎食之頂流。
哪怕是再不講究的明,也豈是黎民可比。
至於光祿寺的廚子手藝如何,就得挑人下菜碟了。
“看著是輝煌,”高師傅笑道:“但就這些和張居正家的選單相比,也還是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