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晚報》——“推出新人、送出新歌”,一場由《東方都市報》、浦江電視臺攜手舉辦的“新星音樂會”,在浦江萬體館隆重上演……
《南方日報》——3月1日,為了更好的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娛生活、推送優秀的文藝作品,浦江市舉辦了一場大型文藝活動“新星音樂會”。
《新華日報》——萬人歡聚浦江萬體館,在這場規模宏大的“新星音樂會”上,來自社會各界的工人、教師、消防、醫護人員……同唱一首歌。
《文匯報》在這場音樂會即將結束的時候,全體老中青三代文藝工作者,齊聲高唱一曲《我愛你,中國》!
《中國青年報》浦江城於元宵節期間舉辦的“新星音樂會”,齊聚了全國多家藝術團體,朱逢博、李谷一、克里木、吳國松、劉小慶、潘虹、陳佩絲……
《羊城晚報》——除了由浦江譯製片廠、與演藝界演員攜手獻唱的《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浦江歌舞團的大型歌舞《上春山》……
《大眾電影》——還有海政歌舞團青年歌唱演員蘇小明帶來的新歌《軍港之夜》、國家電影樂團王潔實獻唱的《深海》、東方歌舞團朱明瑛的……
《人民日報》毫無疑問“新星音樂會”的舉辦是成功的,它既是80年代的一個全新起點,也是開啟新時代的一個象徵……
我們衷心希望,有更多的文化單位、文藝團體踴躍參與到這種欣欣向榮、積極向上的改革春風中……
隨著音樂會內外景剪輯工作的完成。
由浦江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先後播放的“新星音樂會”終於與廣大觀眾見面了。
……
廣州軍區戰士歌舞團。
團長瞿琮正與副團長鄭秋楓坐在一個辦公室裡看電視。
我愛你碧波滾滾的南海;
我愛你白雪飄飄的北國;
……
當電視機中的“新星音樂會”,不斷切換著各界社會團體對《我愛你,中國》的深情演繹時。
二位團長第一次見識到場內唱外同唱一首歌的震撼畫面。
看著他倆合力創作的歌曲,竟會被一個外單位編排成如此熱血沸騰的畫面。
瞿琮激動的緊握雙拳:“老鄭,看來當初把這首歌交給浦江電視臺首次演出,真是個正確的決定!”
自打昨晚在家裡看見這場音樂會後,鄭秋風的心潮幾乎澎湃了一宿:
“新星音樂會的同志,不但沒有辜負我們,還著實給了我倆一個天大的驚喜。”
瞿琮:“從今天上午打進廣州電視臺的電話就能看出,群眾們對這場音樂會的喜愛一點不亞於對岸的《歡樂今宵》。”
鄭秋風:“電視臺給你打電話了?”
“在接到大量要求轉播的群眾電話後,”瞿琮道:“廣東廣電的同志,希望我們團可以儘快編排出一曲《我愛你,中國》的大合唱。”
“廣電這個提議我看很好嘛,”鄭秋風的創作熱情已被點燃:“乾脆我倆現在就商量一下……”
“看來我們不但要學習香江的文藝節目,”瞿團長笑道:
“浦江的也得好好學學了!”
……
剛剛踏上電視螢幕的“新星音樂會”,才是浦江這場音樂會高光時刻的起點。
不過這會的江山同志,似乎還沒有意識到。
在他的計劃中,只要將音樂會的10多萬廣告費往兜裡一揣,其它的事也就愛咋咋地了。
此時,碧波盪漾的北海湖畔,《中華美食》宣傳片的籌備組,正圍坐在仿膳飯莊一張金黃檯布加身的大圓桌旁。
自1925年開張至今,仿膳飯莊已經成了一家燕京旅遊局定點涉外餐館。
這當會放眼望去,在場食客中外賓的數量就佔了一多半。
“前兩年,我們飯莊倒是做過一回滿漢全席,”
在最後來的幾位入座後,仿膳飯莊的高總廚也不請自來了:
“宣傳部的同志把這事跟我們一說,我趕緊就翻出了當年的那張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