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最經典的≠最管用的廣告詞
“讓我們駕著東風,奔向四個現代化。
東風、舒適、安全、可靠。
與東風一起,駛入成功的道路……”
一間寬敞明亮、質樸無華,但一看就不一般的辦公室裡。
坐在天藍色沙發裡的饒斌,看著手上的一條條宣傳標語。
身穿灰色中山裝的孫秘書,站在一旁做彙報:
“這些都是各家新聞單位,選送的宣傳口號。”
“無論遠近,東風都與你同在,”饒斌喃喃唸叨著:“哎,這句還有點意思。”
孫秘書:“是的,我也覺得這句不錯。”
饒斌又向下翻了一頁:“沒了?”
“暫時就這麼多,等有新的我再給您送來,”
凡是有關這方面的電話,孫秘書是一個都沒有放過。
他明白領導正急等著用呢:“不過這麼些標語,您一個也沒看上?”
“也不是不滿意,”饒斌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他點了點手中的資料夾:
“順著掃下來感覺都差不多,說不上哪裡不好,但好像沒一條能讓人眼前一亮。”
“還真是,”孫秘書在送來之前,自己還比較了好一陣:“看著條條都合適,卻又沒什麼特別出彩的。”
“沒關係,多給底下的同志一點時間,”
饒斌微笑著站起身,走到了窗前:
“在我的想象中,咱們東風汽車的第一條宣傳口號,應該是一條既能叫得響、又能叫得遠的標語……”
“明白了首長,”合上資料夾的孫秘書,點了點頭:“等有新訊息了,我再來向您彙報。”
饒斌頭也沒回的微微點頭,目光中的滿園春色,已漸漸變成了漫天塵土。
1953年,畢業於同濟大學醫學院的饒斌,奉命前往一汽就任。
看著眼前這位長得白白淨淨、對汽車一竅不通的第一汽車廠廠長。
同樣也是一竅不通的工人老大哥笑道:“這下好了,別的廠是外行領導內行,咱們廠是外行領導外行。”
但後面發生的一系列意外,卻讓老大哥們徹底明白了一個道理:每一個轉行的醫生,都不是好惹的。
為了徹底搞懂汽車,饒斌根本不拿自己當幹部。
一切事無鉅細,親力親為。
拉著挑剔的蘇聯專家喝酒,拜著小20歲的工人大哥為師。
在那個一窮二白的50年代,饒斌硬是領著一群工人在東北大地建立起了一汽。
先是在1956年,誕生了第一輛“解放”。
之後又在1958年的4月,誕生了練手的“東風”。
同年8月,練手後的碩果“紅旗”牌轎車,開始實現量產。
等到一汽敲鑼打鼓、紅紅火火的時候……
饒斌又於1969年接到了新的指令。(注意這個時間點)
奉命前往湖北十堰,再次從零開始建立中國二汽。
相比一汽,二汽的專案打奠基起,就算錯了黃道吉日。
几上幾下,波折不斷……
直到1975年,由饒斌提議國家批准命名的“東風”牌卡車,終於開出了中國二汽的大門。
在饒斌的帶領下,一汽和二汽為共和國汽車工業實現了從0到1再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