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江山的話,正在805室分頭巡視的黃永鈺和王世襄,呵呵一笑。
黃永鈺瞧著衛生間裡的馬桶教育道:“小江啊,你先搬進這屋子來住幾天,體會體會不出家門就能隨時上廁所的幸福。”
陳佩絲點了點頭,深表贊同。
自打他借調來浦江譯製片廠配音的這段時間,放著好好的招待所不住,天天非要和江山擠在一塊。
日子倒是過得豐富多彩、樂樂呵呵。
唯獨就是天天往公共場所跑的時候,有點想家。
這一會的王世襄,正摸著不用糊紙就雪白乾淨的牆面:
“四合院是好,但它再好也比不了居民樓住得舒坦。特別是再給你按一個鐵匠做鄰居,那一天天的日子過得都沒法提。”
王世襄在芳嘉園的那套四合院,原本就是他自己一人住的,連父母兄弟都是另居別院。
隨著年代的進步,街道居委會便開始上門提出了希望。
希望他把多餘的房屋租給房管所,用來辦小食堂和託兒所。
思來想去,以維穩為主的王世襄,招呼了一大幫朋友、朋友的朋友,搬進了四合院。
這其中,就有創作了《大鬧天宮》的漫畫家張光宇。
人嘛,誰會嫌自己的家大業大。
但硬要是共享房屋的話,倒不如和志同道合、有共同喜好的朋友一塊共享。
誰料,隨著一個個東窗的事發,王世襄的四合院便也由不得他做主了。
等到現在,房管所已經給他安排了十幾戶鄰居。
其中,最令他頭疼的,就是挨他家最近的一戶鐵匠。
那一天天的,不是打鐵就是焊鐵壺。
先不說堆得哪哪都是的廢鐵料,就是那一天到晚的動靜也讓人受不了。
聽到些風言風語的陳佩絲,好奇的問向王世襄:“不是說現在正清退房屋和物資嘛,還沒輪到您。”
“前陣子倒是退回來不少傢俱,”這就已經讓王世襄感激不盡了:“至於房子嘛……也沒見他們提過。”
黃永鈺住得大雅寶衚衕,本就是中央美院的房子,這裡從來不缺美鄰:“房子的事他不便多問,我倒是幫他打聽過,據說只要是定居海外的戶主,都已經退完了。”
王世襄:“接下來就輪到有海外關係的了,聽說現在只要是有親戚在海外的……都好使。”
陳佩絲立馬看向王世襄:“您有這層關係嗎?”
王世襄雙手一攤:“沒有!”
“海外關係,”這個資訊基本和江山知曉的差不多:“別說是燕京,就是在浦江也一樣管用。”
“其實還不還的也無所謂了,”王世襄原本就沒指望過:
“三間屋子倒也夠我們老兩口住的,就是委屈了我那些傢俱,本想把它們都捐給文物局換個穩妥的地方待著,可惜人家不要,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