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博物館的臨時倉庫中。
決定隨許沐春而去的江山,看向了正在整理文物的馬承源:“我們改天再見,馬管長!”
另一邊,黃永鈺、王世襄也對三位正在扒拉古董的老友,揮了揮手:“回見了各位!”
古董堆裡的幾位聞聲一看,前一秒還共進的老夥伴,這一會已經笑呵呵的退出了倉庫。
博物館的職工愣了一下:“馬主任,剛剛那位小夥子怎麼叫你館長呀!”
“我估計啊,”馬承源估摸著:“他看我前前後後在忙活,以為我就是這裡的館長吧。”
“這孩子一看就沒什麼社會經驗,”一旁的朱家晉笑道:“館長那可是主持工作的人物,哪會親自下地幹活啊!”
“就是,”五年後才會當上館長的馬承源笑了:“不過能和三位前輩在一塊工作,給個館長我都不換。”
……
當博物館的倉庫裡談笑有鴻儒,幹活也有鴻儒的時候,一輛奶白色的浦江牌小汽車,已經快速駛離了浦江博物館。
去往統一火柴廠的路上,江山和黃永鈺、王世襄一塊擠在後排座位上。
而這會坐在前排的許沐春,正把這一幕盡收眼底:“小江啊,這陣子忙得夠嗆吧?”
“還行,”江山早習慣了:“反正就是到處跑!”
“局裡有輛麵包車,”許沐春道,“這陣子一直閒著,你需要的話就拿去開吧!”
許沐春雖然不知道江山是否有駕照,但曾見識過他的開車技術。
“當真?那我可真得好好謝您。”許局的這個提議,對江山來說就是一驚喜。
“借的,”許局見他開心那樣,補充了一句:“要還的。”
“那是,我哪能沾公家的便宜,”江山最愛沾得就是公家的便宜:“哪產的麵包車呀?”
這事許局上哪知道去,他不過是為江山調了輛車。
好在正在開車的司機師傅門清:“日本的得利卡,你別嫌它舊,這車雖有點年頭了,但比新車還好開呢。”
“原來是三菱的麵包車!”
江山一聽是得利卡,更開心了。
70年代的原裝得利卡,安得可是帕傑羅的發動機。
等過兩年兩驅再升四驅時,便成了傳說中連越野車都沒放眼裡的硬漢麵包車了。
刷上綠它就是中國郵政的形象代言車,刷上黃就是成龍大哥的《快餐車》。
到現在,竟還成了江山的工具車。
許沐春一見江山那樣,便明白這甜頭給對了:“一會到了火柴廠,咱們四處走走,好好看看。”
正有此意的江山,點了點頭。
許沐春:“這家火柴廠的很多同志都是建廠那會就在的老職工。
20多年下來,他們接受了各種各樣的思想路線教育。
前兩年宣佈停產之後,種種傳聞一直沒歇過。
其中最令他們擔心的,就是整廠外遷……”
這樣的事,在5、60年代不足為奇。
有部分外遷的工廠,後因經營不善又重新回遷落滬,中華鉛筆廠就是其中之一。
“他們這擔心多餘嗎?”
“局裡之前的確討論過這事,”許局繼續道:“不過與這事相比,來自社會上的一些風言風語,才是令他們最憋屈的地方。”
相比其它效益高、福利多的火柴廠,包括統一火柴廠在內的兩家援越火柴廠,不僅福利一般,在政治風向變換之後,還受到了不少群眾的埋怨和挖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