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的51號小院裡,家家戶戶都在忙著催孩子。
無論是有班上的,還是沒班上的,全都在井井有條的日復一日。
而,明明可以晚些起床的江山同志,這一會卻已經坐在了飯桌旁。
因為,只有這會功夫,他才能撈著時間和老江家的大大小小待上一會。
“仨兒,你昨晚幾點回來的?”江媽一邊忙著給江小魚梳小辨兒,一邊還不忘和小兒子說會話。
“就在她們臭美的時候……”江山用筷子指了指正忙的團團轉的二位高考生。
話還沒落地,江川和應如畫就火急火燎的跑進了堂屋。
端起小碗咕咚咕咚喝下幾口豆漿後,一人拿起一根油條轉臉又跑了出去。
“這是又要趕不上了?”江媽心疼的大聲問道。
“今天輪到我們倆值日,”江川的聲音在小院裡漸漸飄遠:“我倆都給忘了……”
“就這記性還想參加高考?”搖了搖頭的江山也夾起了一根油條,撕吧撕吧丟進了稀飯裡。
同樣也在喝粥的呂曉什麼話也沒說,熟練的拿起一根油條一撕兩半。
接著,坐在一旁的江河,很自然的就接過了另半根。
剛剛還在嘮嘮叨叨的江媽立馬就不說話了,稍稍抹過眼神看了眼小兒子。
發現那傢伙竟一點觸動也沒有,依然香噴噴的扒拉著碗裡的稀飯。
“唉~”
“怎麼了媽?”
“吃你的吧!”
“二嫂,”被老媽懟了一句江山同志,目前只看得見工作:“陳佩絲他們在你們廠裡待得還習慣吧?”
“放心吧,”呂曉感覺自己就根本沒必要照顧對方:“他們比我待得還自然呢。”
“配音呢?”
“很好,”呂曉真的感覺很好:“嗓音的力度拿捏的恰到好處,和其他角色的配合也很好。”
原本在呂曉眼裡看起來嘻嘻哈哈的幾個人,沒想到進了錄音棚後,立馬就換上了一副正經人的模樣。
對著話筒念臺詞的時候,表情動作一個都不少。
對待配音的認真勁兒,一點都不輸平時拍戲的架勢。
聽到二嫂這麼一說,江山就放心了。
看來那三位業餘選手,還是很靠得住的。
……
與此同時,同樣讓浦江人們感覺靠得住的《東方都市報》,也在今天露了個大臉。
這一會別說是市民群眾,就連同在浦江的《文匯報》,都在討論著《東方都市報》上的新聞。
今天一早,幾位剛走進辦公室的編輯,原本還想關心一下讀者們對自家報紙新聞的反應。
沒想到,竟在《東方都市報》上,見識到了幾條比自己家更要厲害的新聞。
“《我們要唱新的時代曲》,”一位捧著都市報的編輯,照著唸了一句:“伱們快看,他們家報上的這條稿子居然是朱逢博自己寫的。”
“李谷壹?”另一位編輯使勁揉了揉眼睛:“我沒看錯吧,在朱逢博文章的旁邊,還有一篇李谷壹寫的文章?”
“說什麼夢話呢?快給我看看。”《文匯報》副刊部的主編秦康,一把從對方手裡搶走了一張今日份的《東方都市報》。
很快,秦主編就在報上找到了那兩篇夢話。
《我們要唱新的時代曲》和《有關鄉戀的氣息式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