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乃天子,以天為父以地為母,天子祭祀天地,就是向上蒼祈求國泰民安,社稷永固。我們道士乃是溝通天地,協理陰陽的使者。陛下封禪泰山,沒有我們道士開壇作法,上天如何知道陛下在向他們祈福呢?“說話的是一個身穿道袍、鶴髮童顏,頗有仙風道骨的方士。
始皇帝抬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後說道:“封禪之日將至,儒道封禪主持之爭猶未完。眾位卿臣,有何妙計?”
大殿立刻議論紛紛,過了一會兒老丞相王綰說道:“稟陛下,老臣師從儒家,本不該多言,但身為丞相,又有協理陰陽之責,不得不說幾句!”
“老丞相有何妙策,速速道來!”始皇帝示意道。
“秦孝公時!商君曾下令禁止方士、道士入秦。此後直到陛下一統天下,歷代君王都有祭祀天、地、祖先,沒有方士,大秦一樣傲視天下諸侯。現在方士既然說他們能溝通天地神靈,何不讓他們自己證明一下呢?如果真能溝通天地,那也是大秦之福,天下幸甚!”文成侯王綰說道。
“丞相之言有理!盧生、侯生,朕只知道你們兩個精通醫理丹藥之術,卻從未見過你們常掛在嘴邊的神仙,何不請出來讓朕和列位大臣見一面?別說封禪泰山主持之位,帝國所有珍寶任你們取用!”始皇帝說道。
“快請出來給我瞧瞧啊!好讓我們心服口服!”儒生們起鬨道。
方士們個個啞口無言,不知所措。許久,一個兩撇長鬚,瘦骨如柴的方士站出來說道:“稟陛下,天上的神仙早就脫離凡胎肉體,他們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而上九天聚會於天宮,時而飛赴五洲四海各大仙山。我們修道之人,只能向他們禱告祈福,窮極一生,若能與之會面一次,已經是極大的仙緣。恕貧道無能為力啊!”
“我以為他們真有與神仙溝通的能力,原來和我們一樣,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竟吹牛!”儒生博士們開始冷嘲熱諷起來。
“稟陛下,貧道可以證明!”那胖方士說道。
眾人聽了立刻安靜下來,好奇地望著胖方士。
“方士盧生,你有何辦法,速速奏來!”始皇帝高興地問道。
“稟陛下,現在晴空萬里,暑氣正盛。貪道能禱告天帝,求一場甘霖,降一降暑氣,過幾日好登山封禪。”胖方士盧生說道。
“哦!盧生果真有此本事,大秦豈不年年風調雨順?眾臣快快隨朕到殿外看看天氣如何。”始皇帝說著,便站起身子。
黑山隨著眾人來道大殿外。時值盛夏,只見天上碧空萬里,沒有半絲雲彩。大太陽把地上的青石磚炙烤得發燙,四周的知了叫個不停,無數蜻蜓在成群結對飛舞著。這一切都預示著十二小時內會有一場瀑雨。黑山暗想:“這個胖方士也不是一無是處,起碼懂點天文地理。歷史上秦始皇就是這樣就讓他們忽悠了,我今天必須想想辦法,不可讓他們得呈!”
“如此碧空萬里,怎麼可能會下雨!”回到大殿後,眾人都在議論著。
“下不下雨,山人自有辦法。請陛下備下三牲祭品,貧道親自開壇作法,禱告天帝,不出三個時辰,必有大雨!”胖道士胸有成竹地說道。
“陛下,此時萬萬不可求雨!”黑山向前一步向始皇帝施禮道。
“黑山,此話怎講?”始皇帝好奇地問道。
“稟陛下,今年山東各郡風調雨順,並不缺水。現在正是稻穀開花時節,如果降雨,不但不是甘霖,瀑雨打落稻花,反倒使糧食減產。陛下千里迢迢來到齊魯之地封禪泰山,求的就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此時陛下若是為了僻暑氣,祈求天降大雨,齊魯百姓知道了,必失民心也!”黑山解釋道。
“大田令,現在是何時節?”始皇帝大聲問道。
大田令向一步,施禮道:“稟陛下,安南侯所言正是。今時正值大暑,正是齊魯大地稻穀開花時節!百姓們最怕此時降雨,稱為惡水!”
“哦!既然如此,求雨之事且作罷!盧生,可有別的方法?”始皇帝問道。
胖方士瞪了黑山一眼,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這時,黑山又站出來說道:“稟陛下,臣及帶兵之將,也略懂得天文地理。剛剛出去時,看到燕子低飛,池上有蜻蜓點水!此乃天降瀑雨前的徵兆。請陛下允許方士們開壇作法,禱告上蒼,勉掉這場惡水。則社稷幸甚,齊魯百姓必感陛下之大恩。方士亦可證明他們溝通天帝之能!”
黑山此言一出大殿立刻安靜下來。儒家博士們都以為黑山在幫方士們說話,而方士們卻氣得咬牙切齒。而始皇帝看了看大家的表情,就覺得這裡面有點意思,便下旨道:“既然這個節氣下雨對齊魯大地不利,那就請方士們辛苦一下,登壇作法,和天上的神仙們說一聲,免去這場萬惡水,朕有重賞。”
方士們聽了立刻慌了,特別是那胖方士,臉色已經嚇得發白,他們哪會求雨啊!正不知所措時,始皇帝又開口道:“盧生,怎麼啦?不願意為齊魯百姓祈福嗎?還是你們根本就不會溝通天地神靈?”
方士們慌忙跪下,胖方士急忙說道:“稟陛下,登壇求上天不要下雨,我們確實聞所未聞。既然陛下有旨意,我們願意登壇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