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第一條水泥路面,蘇柏雅選在了曲蘭鎮和珠窩村之間。
原地面已經做了處理且平整夯實完畢,接下的就是將水泥拉到施工現場,採用現場拌和人工攤鋪的方法進行鋪築。
水泥混凝土的拌制不難,施工隊的人還戲稱就像是在自家拌糊糊一樣,只不過是有些累人。
將水泥混凝土鋪築在路面上之後,需要做的就是振搗了,這一步就有些困難且重要,路面的承載力是否好,就要看振搗是否密實。
但現在這個時代要用振搗棒很不現實,蘇柏雅無奈之下只能請鐵匠製備了好些大號的打蛋器,暫時先勉強的代替振搗棒吧,效果卻有些差強人意,只能說聊勝於無。
振搗結束做的就是抹平表面了,最後等水泥初凝之後便開始灑水養護。
大約七日之後,養護結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強度上來了,為了保險起見,蘇柏雅特意的將水泥養護時日又延長了一倍。
當百姓們走在平整的路面上時,驚喜不已,到了雨季的時候,再也不用深一腳淺一腳的踩在泥濘路面中了,馬車的行駛速度也能快上不少。
試驗路段的修築很成功,蘇柏雅便請了幾百號人組建了一支大型施工隊,她的計劃讓水泥路面在夏國能夠四通八達。
因為是免費修建,同時水泥路面還好處多多,施工隊每到一個地方都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蘇柏雅忽然在這裡看見了一個商機,每段路修築完成之後都會立個界碑,一來可以方便日後的養護,二來還可以當做標識點,去往某個地方不至於迷路。
而商機就在這個地方,蘇柏雅便吩咐施工隊中的宣傳部,每到一個地方宣傳,若是能夠贊助公路的修建,那日後就可以在界碑上留下名字以及自家經營的買賣地址等等。
有些商賈看重了界碑日後可能帶來的廣告效益,有些則單純的是看重了能夠在界碑上留名,讓祖孫後輩都能“瞻仰”自己的名號。
於是每到一個地方都能拉到一定的贊助,這也沒辦法,修建公路確實是太耗錢了。
不過讓蘇柏雅沒有想到的是,偶爾到了一些富得流油的地方時,贊助的人都能將界碑寫滿,同時為了能夠將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甚至還不斷的競價!
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修建這條路公司一文沒有出,因為贊助的原因最後甚至還小賺了一筆。
公路這邊在如火如荼的修建之中,京城那邊傳了皇帝病危的訊息,沒過多久薨了。
英公子登基大典之後便召見蘇柏雅進宮,履行了當初的承若。
而蘇老大和蘇老二這幾年裡,一直跟著英公子前往各地用雷厲風行的手段懲治貪官汙吏,深得英公子的重用,即使沒有當初的承諾也能平步青雲。
蘇柏雅到了皇宮,見到了英公子,先是賞賜了她好些財物,接著英公子便將殿內伺候的宮人吩咐出去了。
起身走到蘇柏雅的身旁左右看看,輕聲道:“蘇總,朕自打那一年去了天域一次就一直念念不忘,能否讓朕再去一次?”
蘇柏雅嫣然一笑:“皇上若是去了我的地盤,那就別想輕易離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