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夾排骨,那個夾肉丸,眨眼間又把佳音的小碗堆的滿滿。
李老太怕孫女吃撐了,趕緊起了話頭兒,“家義和劉揚又走了一個多月,是不是也該回來了?”
自從年前,兩個小子押了幾船海鮮回來,就再也圈不住了。
年後船隊再下泉州,他們藉口要處置張進,又跑掉了。
李震生算了算日子,笑著說道:“娘別惦記,再有七八天他們應該就回來了。”
李老三在小侄女那裡得了很多好意見,興奮的藏不住話,同陶紅英笑道:“弟妹啊,一會兒吃過飯,幫我和你嫂子想想選單吧,我們要把書院的食堂承包下來了!”
陶紅英聽得驚訝,更是替兄嫂歡喜,趕緊應道:“好啊,三哥,吃完飯咱們好好說說。”
李老二也替弟弟高興,玩笑道:“咱家老三的生意做大了,要是真接下書院食堂,每日豈不是都有幾百人去吃飯?這麼一算,可是比仙客來還熱鬧。”
李震生聽得哈哈笑,“可不是嘛,我那酒樓每日都開的小心翼翼,就怕壞了口碑,沒人來捧場。
“老三的食堂就不一樣了,好吃不好吃,學子都得去吃,否則就餓肚子,這買賣,真是太好了!”
但說完這話,他又多囑咐了弟弟幾句,“不過,老三還是要謹慎小心,書院裡都是讀書的學子,寧可味道差一些,也一定要幹淨,不好讓人家吃壞了肚子,耽擱學業。
“另外,利潤也要多讓出去一些,畢竟是在書院裡,留個貪財的名頭不好,以後家裡孩子們還要科考,書院這些同窗都是人脈。
“當然,你們辛苦經營,也不能不賺錢,這樣,我以後每年給你們五百兩……”
不等他說完,李老三和趙玉茹趕緊擺手攔阻。
李老三趕忙說道:“不成,大哥,我們不要你的銀子。我們買了三十畝地呢,自家種菜,就已經省了一筆銀子,就算食堂的利潤低一些,也足夠了。”
趙玉茹也跟著說道:“是啊,而且書院人多,可以薄利多銷,怎麼也不會太差。”
李震生點點頭,沒再說什麼,但他心裡自有打算。
既然弟弟不要銀子,他可以往書院送魚蝦和海產幹貨之類,給學子們添些新菜色,也能節省成本……
眾人邊說邊吃,待得吃飽喝足,撤掉桌子,李老二就拿了紙筆幫忙抄寫。
李震生和陶紅英,同李老三兩口子,你一言我一語,熱熱鬧鬧商量起來。
很快,選單就定了大半。
再說邀請書院外的食鋪進書院食堂開小灶視窗的事情,李震生給了一些建議。
租金價格要定的同外邊一般高,但是可以月付。
這樣就給了那些同行嚐試的機會,以後成或者不成,他們都沒有埋怨李家的理由。
還有,這些人進了食堂,就要接受監督。
不肯用真材實料,或者以次充好,或者學子們吃出一次問題,李家都有資格把他們攆出去。
總之,先小人後君子,把約束條例先定好,出了任何問題都能立於不敗之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選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