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位皇兄真的看不到了什麼他們不願意他看到的事情,說不得就是雷霆之怒,牽連無數。
最終承擔那個後果的,還會是他們。
荀彧自然聽懂劉協話裡的意思,踱著步子,道:“我已經要求崔鈞入京述職了。殿下,各路監察御史,收效收微。”
很明顯,荀彧不想多談平原郡的事,轉移了話題。
劉協不知道荀彧心裡怎麼想的,默默一陣,道:“按照規矩,監察御史查到什麼,是需要移交給各州郡縣主官的,幷州那邊不斷給我寫信,認為幷州初亂未定,一再要求以穩為主。”
“殿下考慮的太多了,”
荀彧道:“幷州不是司隸,也不是兗州、冀州,亂一亂,有益無害。”
劉協轉頭看向荀彧,心裡越發奇怪他的態度了。
這位丞相,不是一直求穩的嗎?
“殿下,”
董承從後面追上來,抬手道:“丞相。”
荀彧回過頭,微微皺眉,道:“陳留相還在洛陽?”
董承連忙陪笑,道:“回丞相,還有些事情要與吏曹彙報,荀僕射留我多待幾日。”
荀彧剛要開口,就看到荀攸迎面而來了。
荀攸神情平淡,來到近前,與劉協見禮道:“殿下。”
劉協見他沒給荀彧見禮也不覺得奇怪,兩人是叔侄,關係向來親密,微笑著道:“荀僕射,我陳留是有什麼事情嗎,要留國相多待幾日?”
荀攸抱著手,笑著道:“主要還是王家的事。”
劉協神情微動,沒有接話了。
王家,也就是王子服,這裡面,又要牽扯到他那位皇兄。
根據他得到的訊息,禁軍在某個偏僻村莊,殺了近百人。其中內情,到現在還是晦澀難明。
荀彧看著荀攸,道:“有事?”
荀攸也與他對視,道:“御史臺那邊的名單我看過了,吏曹開了個會,決定全數依照御史臺的意見處置。”
荀彧眼神微不可察的動了下,道:“我知道了。對了,還有一件事,我要與你們通報一聲,曹操從禁軍大營又調走了一萬人。”
荀攸立時沉色,道:“他要做什麼?兗州有黃忠的三萬大軍,即便有所叛亂,也足以鎮壓,他調兵為了何事?”
荀彧搖頭,道:“大司馬府只是例行通報,但既然曹操調兵了,應該是有了陛下御準。”
荀攸神色更加凝重,道:“兗州那邊,沒有更多的奏報嗎?曹操本來就帶著兩萬,現在又是一萬,究竟是何企圖?”
劉協也若有所思,兗州是要害之地,緊鄰著司隸,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司隸的震動。
荀彧看著他,道:“我只是與你們通報一聲,黃忠還是可靠的。”
黃忠,張遼,趙雲這些人,都是劉辯從微末撿拔,與世家沒有什麼牽扯,又在身邊帶了不少時日,平日裡也是頗為謹慎,無偏無黨,是以朝野都頗為信任。
荀攸對曹操十分不放心,左思右想,道:“何顒,你打算怎麼辦?”
何顒被荀彧罷官,軟禁在鴻臚寺,已經快兩個月了。
“再等等,”
荀彧神色沉吟,道:“吏治方面,還要快速推進,不論是朝廷的高官,州牧、刺史,郡守,縣令,亦或者是末流小吏,但凡品行有缺,全數罷除,不可優容。”
‘品行有缺’,這個四個字,幾乎涵蓋了一個人的所有,既有操守,也有行為。
荀彧的話平平淡淡,但在荀攸聽來,彷彿有刀兵之聲,殺戮驟起。
荀攸臉角抽搐了下,面無表情。
他還想用那百十人,換取荀彧的退讓,不曾想荀彧非但沒有退讓,還得寸進尺了。
劉協明顯察覺到了氣氛不對勁,微笑著道:“丞相,荀僕射,我與董國相還有些事情,就先行一步了。”
荀彧,荀攸連忙見禮,目送著劉協離去。
不管怎麼說,劉協也是當今的皇帝的幼弟、親王,身為臣子,該有的禮數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