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影視基地,《裂變》劇組攝影棚內
綠幕空地正中央,放著木船一比一還原的船艙和甲板,副導演帶著美術、道具在拍攝之前進行最後的檢查。
船艙旁邊,站著幾個化妝打扮好了的演員,一共是五個人。
秦孝公、商鞅、景監,以及作為護衛的黑伯和車英。
其實在劇本里,還有一個划船的船伕,不過僅在遠景有個身形,表明船不是無人駕駛,這次沒有遠景,就沒必要讓他出現了。
甚至車英和黑伯,其實也都是背景板,前者寥寥兩句臺詞,後者更是一言不發,只有兩個鏡頭。
這場戲的真正關鍵人物,還是秦孝公和商鞅,外加一個在中間圓場捧哏的景監。
侯永飾演的秦孝公,留著短鬚,頭戴高冠,一身樸素莊嚴的黑色袍服,氣質沉穩,不怒自威。
而陳首明演的商鞅則是一襲白衣,玉面無須,透著一股瀟灑儒雅氣概。
至於一旁張劍飾演的車英,衣著打扮較之兩人,明顯普通平庸了許多,這也是故意為之,為的就是減弱存在感,突出商鞅和秦孝公兩人。
沒一會工夫,場景檢查完畢,左樂說清楚了戲,幾個演員各就各位。
黑伯和車英,一個守在甲板上,一個守在船艙門口,船艙內,商鞅、孝公對面而坐,景監侍立一旁。
隨著站位清晰明確,左樂回到監視器前,示意大家準備好,然後下令開拍。
“ a——”
在場的都是老演員了,導演一聲令下,紛紛就進入了狀態。
此時的劇情背景,是秦孝公第三次面對商鞅,因為前兩次的經歷,對商鞅觀感很差,這次赴約,一來是給景監面子,二來是維護秦國禮賢下士的好名聲。
但他心裡,對商鞅還是頗為不喜的,姿態語氣上難免帶著一些敷衍和漫不經心。
而商鞅此番要向秦孝公獻上國策,並且希望打動秦孝公,所以此時他的內心是十分堅定的,並充滿了“進擊”慾望。
但同時因為君臣之分,商鞅又不能表現的太過強勢,於是整個人的姿態是嚴肅中帶著不卑不亢。
其他三個演員,雖然沒有多少鏡頭,但情緒也要時時刻刻在“戲裡”,隨著劇情進展而變化。
剛開始,黑伯是秦孝公的近人,知道孝公的想法,對商鞅無感。
車英來此是為護衛,謹守本職,沒有過多的想法。
而知曉內情的景監,則對這場談話抱以深深的期待。
雖然一句臺詞都還沒有說出,但看到幾個演員表現出來的角色神態,久經戰場的左樂在監視器後直接一拍大腿。
“這戲有了!”
果不其然,已經進入狀態的幾位演員聯手給做了貢獻了一場精彩大戲。
………
此戲開場,先是寒暄。
秦孝公以國事繁忙為由,解釋了這些天不見商鞅的原因,商鞅自然不會質問此話真假,借坡下驢,還捧了兩句孝公關心國事。
沒有過多的廢話,以應對商鞅失望之極的秦孝公,無心和他繼續掰扯,簡單扯了幾句由頭,就打算隨便找個官職給商鞅打發了事。
然而商鞅卻沒有接話茬,反而看著船艙窗外的景色向秦孝公提起了幾個問題。
關中土地平坦,沃野千里,為何秦國擁有這樣天下列強都少有的優質土地資源,數百年間卻荒蕪薄收,人煙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