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以吳景現在的地位,第一要緊是提名氣,當導演這事和他頗有距離。
不過既然有夢想,總歸還是要為此而努力。
吳景雖然現在還是個初出茅廬的小明星,但架不住他眼光長遠,知道早早為將來做打算,眼下看到左樂的高超導演能力,本能的升起了偷師……學習的打算。
一邊想著以後怎麼和左樂套近乎,吳景眼中還不忘繼續看電視。
作為劇中演員,吳景自然知道李雲龍的性格,但當初劇組拍攝時,演員一段一段的演,零零散散,又夾雜各種戲外花絮。
坦白說,吳景對李雲龍的認識多來自劇本的書面形象,他本人更為熟悉的是演員李佑斌。
如今看到電視劇成品,在剪輯和配樂的襯托下,李雲龍的這個角色一下就立體多了,吳景也越來越感興趣。
…………
電視裡,劇情繼續推進,李雲龍意外發現了坂田連隊的指揮部,招來炮手王承柱。
這個柱子是個老熟人客串,還是吳景認識的熟人,他的師兄武越。
如果電視上也可以發彈幕,估計這時候都有沙雕網友開刷【水根終於回大部隊了】【水根原來還會打炮】等話。
這裡李大團長初次展現了變臉的藝術,前頭破口大罵,轉臉就笑眯眯的拿地瓜燒哄人,把柱子唬的一愣一愣的。
這時候,雲飛兄也第一次出場搞驚喜,他和參謀長一番對話,先是歷數戰績,把坂田聯隊捧得高高的。
忻口會戰,坂田一個聯隊打垮了中央軍兩個師,在路野,楚雲飛的358團也和對方交過手,要不是跑得快,估計被團滅了。
兩人側面一烘托,觀眾也知道了坂田聯隊的兇悍,實打實的鬼子精銳。
之後,雲飛兄還嫌不夠,和參謀長一唱一和的看衰八路。
認為八路裝備差,和火力強大的坂田聯隊打,肯定難逃一劫,敗亡只是時間問題。
妥了。
強大的反派,看衰的吃瓜群眾全部到位,就該主角打臉了。
面對旅部的突圍命令,李雲龍分析了局勢之後,認為正面突圍選擇最佳,於是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為由,選擇和坂田聯隊硬槓。
新一團全體衝鋒,向前推進五百米,為王承柱炮擊指揮部做掩護。
這段也是《亮劍》第一場戰爭戲,開頭那小段只是開胃小菜,如今才算是正餐。
左樂狠抓戰爭戲的苦心沒有白費,這段戰爭戲相當精彩,槍林彈雨,白刃廝殺,血肉橫飛,殘酷且帶著幾分真實。
託群演多的福,很多觀眾第一次在國產電視劇抗戰劇裡見到了什麼叫千人衝鋒,什麼叫拿人命堆——
無數人倒下,卻仍有無數人踩著屍體繼續衝鋒…………
終於不是尋常抗戰劇小大貓小貓兩三隻的玩鬧。
開頭十幾個人衝鋒,明明鏡頭裡已經倒下了三十幾個,卻仍舊有不斷的新敵人出現,強烈的違和感太讓人出戏。
而今《亮劍》的戰爭戲,雖然大家仍舊知道這是假的,但起碼讓看著不出戲,有那麼一絲絲安慰和感動。
經過長達兩分鐘的慘烈推進,王承柱的迫擊炮終於架在了坂田連隊的跟前,然後上演了《亮劍》名場面【承柱點贊】。
這段相較於原版,左樂做了一丟丟改變,原版王承柱用最後一發炮彈擊中了坂田的指揮部後太過高興,起身歡呼,然後被鬼子冷槍打死。
也不能說邏輯不對,但總覺得死的太過突然和窩囊。
所以左樂稍稍改了一下,炮彈打完之後,王承柱這個炮兵拿著槍跟著部隊突圍,死在了衝鋒的路上,臨死之前,還帶著了個小鬼子同歸於盡。
談不上改的多好,甚至有些老套和煽情,但左樂還是覺得比直接被冷槍射死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