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時間過得最快,這就到大年初五了,李巖道:“要不今天我們去廟裡走走?”
林茜茜道:“師父,我還以為你不去了呢,渺渺,吳緲說走就走?”
寺廟距離城去不遠,這時路上的車輛也不多,根本就不堵車,只是到了寺廟時,才發現這裡的人還是超級多,很難找到停車的位置。
從剛剛拐進高速路就可以聞到香燭的味道,香燭抵近了廟門口,卻又發覺香燭的香味反而不覺得特別濃了,或許是聞習慣了。
廟宇大門修得很豪華,門前面有著很不協調的鋼管焊接起來的隔斷,然後很多人都順著隔斷排著隊,把手裡購買的門票交給門口的幾個僧人。
整個寺廟依山而建,層層疊疊,把半座山完全蓋住,到處都散發著古樸的氣息,很是莊嚴氣派。
只是讓李巖覺得還有些不搭的地方就是停車場,原來配備的停車場遠遠不夠用的,於是周圍只要有平地的都被當做停車場,絕大多數都是一根竹竿,然後就開始收錢。
而且,停車費還超級貴,起價二十,兩小時後就是每小時十塊。真是,來這裡的絕對是真誠的信男善女。
這個停車費的價格還是算便宜的,因為李巖來得太晚了,靠近的停車場已經早已沒有了位置。李巖停完車,走到售票處至少走了接近十分鐘。
大門口到處是賣香燭的,有的買香燭的老闆說自己這個不能叫買賣,要叫請,請佛緣,請香燭。
李巖三人什麼也沒有買,真的只是買了門票,不過購買門票後,隨著門票還每張門票送了九根細小的香。
吳緲問李巖道:“哥,為什麼就只有九根香呢?不是偶數才好嘛?”
李巖笑道:“小丫頭,這個香是有講究的。這個燒香的話,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
林茜茜問道:“那為什麼不給我們十三炷香呢?誰都是想要功德圓滿啊。不至於這麼節約成本吧?”
李巖解釋道:“你以為什麼人都可以燒十三柱香的嗎?那只有對佛門中有重大貢獻的人才有資格燒十三柱香的。而且燒香後才能磕頭,姿勢應該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燭,因為常人用右手殺雞剖魚,如果是左撇子的話,則反過來。”
“還有這麼多講究啊?”
“多得很呢,佛教禮節很是繁雜,但一般人只要知道最基本的一點就行了,比如:燒香時,先點燃香,要越旺越好,人們就常說香火旺盛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舉過頭頂作揖。作揖後,把香插在香灰裡,就可進門叩頭了。叩頭的話,要認準佛祖菩薩或羅漢。你不能向地藏菩薩就一陣猛叩頭。”
吳緲笑道:“我知道就是要雨露均霑,每個都要磕頭。”
李巖用手勢做著小聲的動作道:“最要記住的是,這裡絕對不要大聲喧譁,亂跑、亂竄,干擾了佛門清淨。總之一句話,心要誠,人要靜,步要穩而輕。”
吳緲很小聲地對李巖說道:“哥,我現在咋說的和前幾天說的不一樣呢?”
林茜茜拉了拉吳緲的衣服說道:“渺渺,在這裡還是不要和師父打趣了,你替師父多拜拜菩薩,多祈祈福。”
吳緲使勁點頭,道:“對,對,茜茜姐,我最愛你了,你對我最好。”
李巖看到吳緲突然變得很虔誠,每一個都是很認真地叩拜,而且嚴格按照最初那個和尚教的方式進行叩拜大禮,更是不再多說話,表情也嚴肅得很。
李巖小聲問林茜茜道:“茜茜,你剛才對她說了啥?突然就這麼虔誠了?”
“哦,佛知道啊,師父,你去問佛,你就知道了。”林茜茜雙手合十道。
看著兩個人都顯得很虔誠,手裡的九柱香早就用完,吳緲要去買,卻被李巖阻止了。
李巖笑道:“不用了,買多少合適?這裡這麼多佛像,你數過嗎?香就算了,拜拜就行了。而且有的是不讓帶火燭進去的,你看到那塊牌子上寫的什麼?”
吳緲一看,捂嘴道:“還真的,這裡面不讓燒香的,可裡面不是點的有香嗎?”
“那是他們自己點的,這裡面絕大部分都算是文物了,小心火燭,為了安全。而且現在都要求環保,少小點香也算是為環保事業做貢獻了,佛祖心裡知道的。”
吳緲和林茜茜一直很認真在叩拜,李巖則隨著一路很認真地看著每一具佛像,以及佛殿裡面的文字佛經。
吳緲是每一座都很虔誠地祈禱叩拜,林茜茜則是,挑著一些進行叩拜。
李巖從小就喜歡聞這些煙霧繚繞的香味,以前李巖樓下那家阿姨,每天都會焚香,時間長了李巖就聞習慣了。
後來,卻又把蚊香的味道聞習慣了,最喜歡把蚊香掛在凳子下面,蚊香騰起的煙霧就把李巖包圍著。
李巖很喜歡看書,各種書都看,當然包括佛經,所以寺廟裡幾乎所有的佛像等等典故,李巖都知道,但李巖一直不是很喜歡裡面把那些金剛雕塑的過於凶神惡煞的,再加上佛店裡面昏暗的環境,李巖覺得心情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