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了李衛年底回京陛見的訊息“沒幾日就傳到曹靦耳※
曹頗曉得,李衛又要高升。畢竟雲南離京城數千裡,要是不調職,別說李衛一個布政使,就是總督、巡撫也未必能得恩旨進京陛見。
訊息是從十七阿哥這邊傳過來的,他本就認識李衛,去年去雲南又同李衛打過交道,聽說李衛回京的訊息後。就在一次大朝會後告訴曹顆。
按照後世家言,李衛做過江南總督,手下收服過江南悍匪黃天霸。雖說這些故事,虛構的成分多,可李衛顯達於江南這點應該沒錯。
見證一代名臣步步高昇,曹頤只有為他歡喜的。
倒是十六阿哥,很是不服氣,私下裡跟曹頤道:“這小子命好,三年兩升,再升就是巡撫了
曹頗聽了,心中一動,道:“江南?。
十六阿哥看了他一眼,道:“乎若也想到了?江南重地,交到旁人手中,皇上怎麼會放心?李衛是他潛邸舊人,鹽政差事辦的好,轉到江南任巡撫領兩江鹽政,也師出有名
曹頗倒是沒有想到,隨口一說不過是根據後世模糊記憶。
根基他的記憶,李衛在雍正朝大部分時間都在外任,要不然也不會被雍正贊為“模範總督”。
見曹頤沒有接話,十六阿哥道:“是不是羨慕?哼哼,就算那小小子辦差比旁人強些,爺也不信他會強過你去。只是你吃虧在年紀上,早年只能在京中熬資歷。如今也差不多了,你就不想著去主政一方?。
曹頗聽了,不由有些心動。
他而立之年已經到二品侍郎。在仕途上還真沒有什麼太大野心,只等著再熬幾年,年歲不顯眼了,混個尚書正職養老。
可是生辰那日,與眾人聊天,使得他曉得,自己已經成了曹項仕途上的攔路石。他可以選擇熬資歷,等著養老,那樣的話,卻堵死了曹項升遷之路。
千百年來,沒有哪個家族能長盛不衰,可是能屹立百年的,卻是大有人在。
曹家興衰,不能只繫於曹顆一人身上。要是曹項能熬出頭來,不僅減輕曹頤的負擔,也能讓東府自立,擺脫依附西府的處境。
算算時間,曹項的學政差事明年就能了,屆時回京入翰林,最好的路就是入內閣。他是科班出身,從翰林入內閣,並不是難事。
自己這邊,要是能外放地方几年,除了自在不說,也能給曹項留下升遷的功夫。
等到曹項過了而立之年,有資歷外放地方主官時,自己正可以回京“養老
再到曹項回京時,他這當哥哥的就可以致仕。
若是想要不影響曹項的仕途,兄弟兩個這樣交叉出京的方式最為妥當。還能有一人在朝廷。兄弟之間倚為援助。曹頌是武職,與文官不相干。曹項這裡,他這做大哥的,是不是要成全,卻是也要拿出個主意。
曹頗出仕十數年,只放過一任外官,就是山東駐守道臺。當時雖不過是正四品,但是因治地不在省城,日子過得極其自在。
只是他與李衛不同,李衛前年不過是五品郎中,而是升道臺、布政使,再升巡撫,是得天之幸,“洪恩浩蕩
曹頗早在孝滿起復後,就是正二品侍郎,如今已經四、五年功夫,外放地方,只能是平級的總督,或是總督加尚書銜。
天下雖大。這總督的缺卻是有限,不算漕運與河道,主政一方的是九大總督。雖說同為正二品,可是因管轄省份不同,這總督的地位也不相同。
若是總督進京,御前排班,以直隸總督為首,其次是兩江總督,再次是湖廣總督與兩廣總督,再次是閩淅總督與四川總督,再次是陝甘總督,雲貴總督居末。
現下,年羹堯能居天下總督之首,是因為他身兼四川總督與陝甘總督兩職,又加封了太保。
曹頗將這幾個地方想了想。還真有地方,是他想去的。
直隸是重地,雍正定會用心腹之臣;兩江就免了,曹家好不容易從江南脫身,怎麼還會自投羅網;陝甘與四川是年羹堯地盤,現下年羹堯與雍正還是蜜月期,位置還做得穩當;閩淅與雲貴,都是民風彪悍,不太平的地界。
湖廣與兩廣,倒是不錯的地方。兩廣總督衙門,治地廣州,有粵海關,大有作為;湖廣總督衙門,治地武漢,也是人傑地靈之地。
“皇上既已下旨命天下總督回京陛見,怕是早有安排。這個時候想要摻合一把,是不是晚了?”十六阿哥不是旁人,曹頤便不遮遮掩掩,直接問出心中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