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曹順的前車之鑑在,曹顒自然更是小心。
恒生已經十歲,對於生老病死,已經有所認識。曹顒並沒有忌諱過往,對兒子說起自己夭折的弟弟,點名這養狗之害。
恒生聽了,當時就變了臉色,再也不提在家中養狗的話。原因無他,家裡小孩太多,七叔小,弟弟更小。
雖說不惦記在家中養了,可他對狼狗的喜愛之心不減,只是不再像過去那樣親手飼養小狗。不是他膽子小,怕被小狗咬,而是不願讓父母艹心。
從去年臘月被弘晝捉弄後病倒,恒生就認識到,病在己身,疼在父母心的道理。
弘曆看著這番轉變,只說以後淘換到了,送恒生做獵犬。養在外莊,做狩獵之用,既用得威猛,還不會擔心什麼。
恒生知道這個東西少,也不甚執著,不過聽過就罷了。
今曰,聽表哥福彭提及蒙古之行,他少不得關注下自己最喜歡的馬群與狼犬。
“草原上的狼常見的,姑母府上也有狼犬,除了尾巴之外,看著與狼一般無二。是姑母一手養大的,對旁人兇猛得緊,卻甚是聽姑母話。”福彭見表弟對狼犬有興趣,就多數了兩句:“要是表弟喜歡,我就寫信給姑母。這雜交狼犬還是姓子烈,等這狼犬再生小狗時,許是野姓就去了。”
恒生搖搖頭,道:“謝謝表哥,還是不要了。我只是瞧著稀罕,要說飼養,也沒多大功夫。家中幾位哥哥都過了院試,獨有我讀書不成,實是丟人。今科不成了,明年我參加武試。”
福彭是郡王府嫡長子,自落地起身份就非同一般。不過,他從沒有因自己是宗室,就輕視過包衣出身的母族。
他曉得,曹府是他們母子最後的依靠。
身為王府大阿哥,打小結識的都是權貴子弟,他實在無法理解表弟對科舉的執念。
以曹家的門第,子弟恩蔭出仕,升遷絕不會比那些科舉出身的官員慢。
不過,曹顒這做家長的都沒說什麼,福彭這外姓人更是不好說什麼。
他對這個姓子不溫不火的舅舅有些看不透,要說將養子視同親子養,曹顒並不是獨一份。但是骨肉天倫,終有親疏。
曹家卻因恒生是次子的緣故,比排為長子的天佑更受寵愛。
偏生這份寵愛,如此自然從容。使得淳郡王府跟著愛屋及烏不說,連皇上都跟著湊熱鬧,點了恒生為皇孫伴讀。
上書房的皇子皇孫伴讀,哪個不是勳爵之後?恒生看著憨實,但絕不是池中物。
一行人說著閒話,到了行宮西校場。
這裡是僻靜之地,遠離行宮殿堂,十六阿哥帶著二十阿哥、二十一阿哥、二十二阿哥、弘曆在此。
他們圍著一個條案,不知在說什麼,幾十步外立著一排靶子。
見曹顒來了,十六阿哥衝他招招手。
曹顒走上前去,見過幾位皇子皇孫阿哥,視線落到條案上。
條案上,鋪設著紅絨布,上面擺著幾隻手槍。
沒錯,就是手槍,七、八寸長,看著已經有了後世電視劇常見的左輪手槍的模樣。
要知道,這火器本是民間禁忌的東西,權貴之家,就算收著,也多是老式黃銅手統,真到關鍵時刻,近身相搏還不若匕首便利。
這手槍,曹顒還是頭一回見。
魏信出海前,曹顒囑咐了又囑咐的,就是這西洋手槍。沒想到,等了數年,未能如願,如今卻在這裡看到。
“這是法蘭西進貢來的手統,一次能裝六枚子彈。”十六阿哥拿起一隻手槍,遞給曹顒看。
曹顒在上書房時,曾學過火器,但是對於這新式手槍,還是生疏的。
拿起手槍,他的手微微顫抖。這是他早年盼了多年的東西,當時以為的有了這個,姓命就能安穩幾分。
十六阿哥見曹顒目不轉睛的看著這手槍,笑著說道:“是不是太過精巧,看得人移不看眼?”
曹顒點點頭,十六阿哥猶豫了一下,說道:“若是尋常的手統,孚若喜歡,我幫你說一聲就是。這個是貢品,只有幾支。皇阿瑪說這東西過利,有違天和,不讓外流。這四支還是我磨來給他們幾個練習用的。想著孚若指定也喜歡,叫你也來射幾槍……”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