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超級農業強國> 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 (2 / 2)

齊政也搖頭笑了起來。

實際上,說笑歸說笑,即使是引進的豬種,在繁殖上也有各種各樣外行根本無法想象的細節。

譬如說,丹系豬。

所謂“養豬技術哪家強,歐洲大陸找丹麥。”丹麥豬的sy(每頭母豬每年所能的斷奶仔豬頭數),世界頂尖,奉行拿來主義的我國,引種了不少丹系豬,但總是喂不好。

主要原因就在於精細化管理水平差。

比如眼前的配種,母豬喜歡開燈“約~炮”,而且要一定的光照強度——公豬的刺激及光照的強度不夠,都會導致發情整齊度不理想,發情不穩。

嘉穀農牧也是吃了不少虧,才將活產仔數和年產胎次這兩個指標提上去,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還有其他獨特的門道和訣竅,而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往往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存亡。

但總的來說,經過幾年的發展,嘉穀農牧已經掌握了較先進的生豬繁殖技術。

……

看完配種後,兩人走出配種間,來到了育種改良場。

豬舍內,全身黑溜溜的豬群在自由漫步,這是本地土豬的標配。

這是嘉穀農牧為了改良選育豬種而從川省引進的成華豬。

說起國內土豬,那是一把辛酸一把淚。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國內一場兇險的攻守城戰進入白熱化的程度守城一方是以金華豬、榮昌豬、太湖豬、寧鄉豬四大明珠為首的國內88個地方豬種,堅守華夏大地千年,熟悉地形,但弱在戰術體系落後;攻城一方是以“杜長大”(英國的大白豬、丹麥的長白豬、和美國的杜洛克豬)為首的洋種豬,作戰技術先進,持續作戰能力強。

這場曠世大戰延續二十餘年,最終以攻城方大獲全勝落幕,戰敗方國內土豬豬種非滅絕即瀕危。

幾千年養豬史的大國在與洋種豬的作戰中潰不成軍,二十年前,本土豬佔據市場的90以上;而現在,只剩下不到10。

指著豬舍內的成華豬,饕餮李東亮介紹道“川菜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川菜之首回鍋肉更是征服了無數人的舌與胃,但現在的回鍋肉基本已名不副實。”

“回鍋肉的標配,就是眼前川省土生土長的成華豬,35的肌內脂肪含量使得豬肉呈現出鬼斧神工般的大理石紋理,俗稱‘雪花豬肉’。較高的脂肪率能使肉在二次入鍋時達到登峰造極的美味,是正宗回鍋肉最地道的的食材。”說完還咂咂嘴。

齊政一臉無語。

李東亮呵呵一笑,才繼續道“可惜,對養豬戶來說,正宗與否都是邪門歪道,豬長一公斤的肉要吃多少飼料才是重點,專業來說就是料肉比。目前稱霸國內市場的洋種豬料肉比為2~31,而成華豬料肉比高達61。”

養一隻成華豬夠養兩隻洋豬,換你怎麼選?不言而喻。

本土豬的好口感和高營養敗給了洋種豬只有一半的出欄時間,在效率為王的市場驅逐下,本土豬漸漸喪失了“生存權”和“配偶權”——洋種豬在國內市場縱橫八荒,本土豬卻是一頂帽子綠得發慌。

國外的種豬,國外的豬,在國內反客為主,洋豬種豬場遍佈全國各地。

李東亮最後總結道“我們嘉穀農牧正在積極保護本地土豬豬種資源,並利用它們培育優良品種,但這個程序註定不會快。在當下與高盛對賭的關鍵時期,還得大力引進國外優質種豬為主。”

“嘉穀農牧目前擁有杜長大品種的能繁母豬數量5萬頭,後備母豬2萬頭左右。這個規模至少還需要擴充兩倍才能滿足公司自身養殖所需,如果想要外銷,規模自然要更大。”

齊政摩挲著下巴,若有所思。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