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超級農業強國> 第659章 放衛星(2/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59章 放衛星(2/3) (2 / 2)

生物基塑膠中,聚乳酸的特性最接近石油系塑膠,是生物基塑膠家族中的當家品種。

產業界的聚乳酸,是以玉米、小麥、木薯等澱粉為最初原料,經過酶分解得到葡萄糖,再經過乳酸菌發酵後變成乳酸,最後經過化學合成得到的生物降解熱塑性聚酯。

看到沒,現在製造聚乳酸的最主要的原料是玉米,不免陷入了“與人爭糧”的質疑。所以業界還在研究使用葉和根莖、間伐木材等纖維素的原料以及廚房溼垃圾等生物質廢棄物作為原料製造聚乳酸的方案。

但誰都比不上嘉穀會炫技——人家直接是從植物中可持續的獲取塑膠顆粒原料。

陳建章還體貼地介紹其優勢:“塑化柳枝稷的穩定性已經過多代遺傳的檢驗,塑膠的整體成本視種植面積而定,按照我們的估算,大面積種植後,聚乳酸生產成本有望降至傳統方法的十分之一。”

“十分一?”有人驚呼。

“傳統方法?”有人苦笑。

聚乳酸技術的開發是塑膠行業研究的熱點,但在嘉穀口中,這已經是“傳統”方法了,時代的變化真的是莫測。

但有一點是大家認可的,如果聚乳酸生產成本真的能降到十分之一,其他的生產方法都毫無疑問是“傳統”方法。

要知道,利用植物長出塑膠,一點也不新鮮。某種程度上,天然橡膠其實也是一種塑膠。但天然塑膠週期長,產量低,在科學家們研發出了高分子合成的石化塑膠後,因成本大為降低,漸漸地佔據了我們日用塑膠的主導。

但新型生物基塑膠又不一樣。像聚乳酸,生產成本偏高,即使是最大的市場歐盟,也要靠國家對生物降解塑膠給予補貼等優惠政策推廣。

與所有的工業產品一樣,生物基塑膠的發展軌跡應該是:降低成本開啟市場消費量增長規模擴大成本繼續下降。很顯然,在這一軌跡當中,降低成本是首要問題。

在工業產品裡面,30%就是一道壁壘了。十分之一,相當於成本降低了3個30%,這絕對不是什麼“大有可為”,而是“誰錯過誰就是傻帽”。

齊政穩坐釣魚臺而笑。

不過,其他人卻陷入了難言的尷尬。

正因為這個數字很驚人,各家代表卻不知道該怎麼開口,或提出什麼價格了。

如果價格太低,等於是自討沒趣,如果價格增加,僅憑陳建章的介紹,理由是否不夠充分?

沉默了幾分鐘,中石油的馬奎轉頭向齊政問道:“齊董,我們想更深入瞭解一下,不知我們能否參觀一下嘉穀的試驗?”

齊政沉吟了幾秒鐘,最終點頭道:“可以。我讓老陳給你們安排。”

衛星已經放出來了,是墜落還是正常入軌,且讓他們自個見證唄。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