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穀實驗室佔據了整整三棟樓。
生物技術基礎儀器平臺、分析檢測平臺、高通量篩選平臺、生物製備與中試平臺、分子成像與模擬平臺、生物與化學合成平臺一應俱全。
尤其是嘉穀實驗室的王牌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是按“P4實驗室”的標準建設,共分4層。從下至上,底層是汙水處理和生命維持系統;二層是核心實驗室;二層和三層間的夾層是管道系統;三層是過濾器系統;最上層是空調系統。
微生物實驗室內,所有空氣將經過兩級高效過濾器處理後進行排放,固體汙染物要經過高壓滅菌鍋處理,液體汙染物要經過汙水處理裝置處理,以確保實驗室裡的微生物不會洩露。
以光大環保首席技術專家宋傳任為首的各大公司研究員,在陳建章的帶領下,首次得以一覽聲名日盛的嘉穀微生物實驗室。
這個過程並不輕鬆。
進入實驗室需要耗費大概15到20分鐘時間,研究人員兩人一組分別進行淋浴、消毒,穿上一次性內衣後,再穿上正壓防護服,充入空氣後,整個服裝會膨脹起來,這種正壓防護服頭部是透明的充氣罩,下端連線著一條藍色的呼吸帶,呼吸帶另一端則懸掛連線在屋頂的管道上,穿著防護服的實驗人員就像太空人一樣。呼吸帶會向防護服內提供新鮮呼吸空氣,如此,研究人員能在防護服內迴圈呼吸。
宋傳任不由得為之咋舌:“你們這規格,未免太高了吧?”
陳建章聳聳肩:“我們開展的微生物專案太多,不少是有較強毒性的,安全上再重視也不為過。”
他沒有說的是,這也是齊政的強烈要求。
齊政也沒辦法,這可是佈設有“九轉涅槃陣”的地兒,雖然大多數情況下是在他的主導下執行,但誰知道會出現什麼意外——要是變異出什麼致命細菌,沒有做好防護的話,那樂子就大了。在不差錢的情況下,當然是有多高標準就按多高標準建設。
而落在參觀的研究員眼裡,就是嘉穀實驗室果然如傳聞中一樣“壕”無人性。
“你看,那是Xray射線單晶衍射儀吧?嘖嘖嘖……”
“好用嗎?”
“好用,能不好用嗎?國內不少省份,都還沒有一臺這樣的裝置,是稀缺的實驗儀器……”
“還不止,你看到他們用的試劑耗材了嗎?伯樂、愛博才思、貝克曼、賽默飛世爾等世界500強生物企業的產品都沒少見,太壕了!”
價值不菲的高階實驗器材,讓參觀團不由自主駐步。
宋傳任也笑道:“陳教授,你們這實驗條件,我也是眼饞的很啊。”
“哈哈哈,你如果真眼饞,歡迎加入我們實驗室。”陳建章毫不客氣地舉起挖牆腳的鋤頭。
有那麼幾秒,宋傳任真的心動了。
所謂的頂級實驗室,往往都是奢華級實驗室,最好的儀器,最好的耗材,才能做業內最好的實驗。
越是對科研追求高的研究員,對實驗條件越是在意。
不是說不好的器材就做不出成果,但越好的儀器和越好的耗材,自然意味著更準確的結果和更小的誤差,許多在普通實驗室難度不菲的實驗,在高階實驗室裡就如搭積木一般。
嘉穀實驗室很好地貫徹了這一點——嘉穀實驗室是嘉穀體系中唯一一個只追求最好,不考慮“國貨優先”的單位。
而這樣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