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超級農業強國> 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 (1 / 2)

在甘蔗地上套種黃豆我聽說過,但這真的靠譜?”種了三十多年甘蔗的老蔗農楊福堂一臉懷疑道。

他家裡的蔗田,或者說周邊區域一萬多戶蔗農的蔗田,都被嘉穀糖廠“包”了。

這就是桂省糖業的基層生態。每個糖廠都有嚴格的蔗區劃定,每一塊蔗田或者每一個蔗農,清晰地對應著唯一的糖廠。

當然,當地政府對糖料種植業的“規劃”和“引導”只是保障原料供應的“標”,提高種植戶收益才是保障原料供應的“本”——畢竟,蔗農是否選擇種植甘蔗,完全是自願的,如果選擇改種其他經濟作物,糖廠也只能乾瞪眼。

為了提高種植戶的種植熱情,製糖企業們可謂各施其法。

大舉普及科學技術,努力推廣良種良苗是最經濟最常見的;改善蔗田生產條件的也沒少見;推廣蔗田間套種其他經濟作物,提高蔗田的綜合收益,老蔗農楊福堂聽說過,但自己親身體會還是頭一回。

——被嘉穀收購的糖廠,之前只是坐等甘蔗收穫,然後按部就班地收蔗榨糖,至於更多的,呵呵……

但嘉穀進場後,像他這樣的蔗農都感受到了這家公司的“折騰勁”。

組建合作社,換種新蔗種,在甘蔗地裡套種黃豆,施用有機肥,據說還引進了甘蔗收割機等大型機械……

如果不是嘉穀糖業跟他們簽訂了包種苗、包技術、包產量、包銷售、包價格、包效益的“六包”合同,還提出市場風險由公司承擔,讓他們吃了“定心丸”,他是不敢嘗試的。

但他按照嘉穀技術人員的指導方法進行種植後,心裡還是有些後悔了。

甘蔗的種植行距加寬了——要匹配大型收割機的要求;大豆和甘蔗共用水肥;還要澆那價格據說死貴死貴的液態有機肥……

這樣搞,產量真的有保證嗎?今年的甘蔗行情應該不錯,自己像往年那樣正常種植難道不好嗎?

嘉穀農資的技術指導人員何勁松當然也看出了楊福堂的忐忑不安,對此一臉無奈:“楊大爺,你就放心吧,甘蔗產量是低不了的。”

“你也應該知道,黃豆是肥田作物。甘蔗田間套種的黃豆,不但不與甘蔗爭地,而且還將自己吸收不完的氮素固定在土地裡,供應甘蔗生長吸收;且黃豆的植株矮小,不與甘蔗爭光,不影響甘蔗正常生長,大豆成熟時落下的老葉、砍留的豆根又成為甘蔗生長很好的有機質肥料……”

“最關鍵是,我們這種黃豆生長快,3個月後就可以收穫,到時候還可以再種植其他品種……”

楊福堂被說中了心思,有些訕訕:“我這不是怕天氣乾旱嗎?”

何勁松笑道:“所以我們澆了液態有機肥啊。這是我們公司用酒精廢醪液新增了生物菌種製成的光合菌肥,在乾旱時用它澆甘蔗地,就像給甘蔗地蓋上一條被子,這‘被子’把養分和水分全蓋住,跑不了。一旦遇到雨天,藏在土壤裡的養料會在雨水的配合下充分釋放,甘蔗又一次得到充足的養分。”

“你老就看著吧,‘一地兩豐收’是跑不了的。”

何勁松說得沒錯,隨著甘蔗和黃豆相繼生長起來,明顯可見長勢極好。

而且,一般人看不出來,但有幾十年甘蔗種植經驗的楊福堂敏銳地察覺到,甘蔗的生長速度好像比平常加快了一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