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人還是不要說大話,否則分分鐘被打臉。
2011年已經啟航兩個月了,嘉穀與中石油合資建設的晉省麻瘋樹專案依然停留在審批階段。
新專案面臨的難點,超乎了齊政的想象。
首先麻瘋樹是一種具有毒性的植物,廣泛種植的做法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澳大利亞就曾下令禁止種植麻瘋樹,原因之一就在於其毒性太強,會對人和動物造成傷害。尤其是在此前沒見過麻瘋樹身影的北方,人們對其認知不足。
另外,在按理說不適合種植麻瘋樹的晉省開啟大規模人工種植,適應性怎麼樣?真的會產生申報計劃裡所預估的經濟效益嗎?會不會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不好的影響……
總之,一系列的論證讓專案卡在了國家發改委的審批階段。
曾信誓旦旦很快拿到批文的林汾市市委高官都不好意思見到齊政了。
但其實,齊政並沒有怪晉省政府。畢竟,集嘉穀集團和中石油良好的政府關係,都無法推動專案迅速落地,只能說明該專案確實頗有爭議。
不過在另外一些方面,齊政倒是有點不滿。
專案固然還在審批中,但一些前置工作可以開啟了。然而……相關的前置工作開展得也不盡如人意。
譬如徵地,譬如人工招聘……
對此,“衣錦還鄉”的張澤宏苦笑道:“你知道的,這就是晉省的現狀。”
一句話概括,發展高新產業難,在晉省發展高新產業難上加難。
和採煤相比,晉省其他產業賺錢真心不容易,尤其是高新產業,對晉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高——挖煤就能賺錢,誰會辛辛苦苦去搞創新呢?
齊政搖搖頭道:“都說資源越豐富,越容易遭受‘資源詛咒’,但我沒想到會對本地人的觀念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影響大到嘉穀在晉省的林地工人招聘不說無人問津,但距離嘉穀的招工計劃有相當大的差距。
張澤宏嘆了一口氣:“這是數十年以來日積月累的影響。對我們省大部分農村地區來說,孩子上學接受高等教育這條路很長,花費很大,畢業之後工資還不一定高,還有可能遠離家鄉。”
“而眼前的煤礦熱火朝天,收入也不算低,也不用講究很高深的技術,在家門口找個煤礦打工掙錢似乎是一條更好的出路。反正上學也是為了找工作,那還不如少讀幾年書,直接去礦上打工來得實惠。”
張澤宏也是農村出生,他對於老鄉的觀念再清楚不過了。
他就是最好的例子,算是高學歷出身了吧,但因為晉省煤炭開採行業附加值低,需要的勞動力也多是低學歷勞動力,導致他這樣的高學歷勞動力在省內不好找到工作,只能去省外,造成了人才流失。
“好吧,農民的眼界暫且不說,但管理者也不見得比農民更有遠見……”齊政又撇撇嘴說道。
這說的就是嘉穀麻瘋樹基地的徵地進展,拖拖拉拉,那效率再次讓齊政大開眼界。
應該說,縱觀嘉穀這麼多年與基層打交道的經驗,各地基層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其實都半斤八兩。但一個省委市委高層都極為關注的大專案,還是這樣漫不經心地應對,那就極為罕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