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還是中石油先拔頭籌!
搶在中石化和中海油之前,中石油投入了更大的力度爭取,率先獲得了嘉穀的青睞。
在資金實力上,三家油氣巨頭投資新能源都可謂“不差錢”。它們對於看好的專案,很快就能夠投巨資進行開發,或者直接併購。
問題就在於對專案的看好程度。
像三大油氣巨頭這樣的龐然大物,內部也是分門別派的。某種程度上,發展新能源是一種政治正確;但發展哪種新能源,就要看內部哪個“山頭”的聲音更響亮了。
中石化因為龐大的終端網路優勢,更看好電動汽車充電站的專案;中海油在發展海上風電方面具有先天條件,其擁有的眾多海上鑽井平臺,令其在開發和維護海上風電上具有難以比擬的先發優勢。
而中石油,因為佔有比較多的土地資源,在發展生物質能方面,其他公司就難以與其競爭。
可以說,如果不是掌握了關鍵資源,面對傳統油氣巨頭們雄厚的資金實力、豐富的政府資源以及眾多的先天優勢,嘉穀都會感到極大的壓力;不過既然是嘉穀佔據了主動,合作方的實力越強,嘉穀就越是喜聞樂見了。
最後一輪談判結束後,王昱業和中石油負責談判的錢副總笑道:“老錢,倒是沒想到是你後來居上,打敗了老李和老林。”
王昱業最先尋求合作的,當然是他人脈最廣的中海油,最後才是已經擁有了不小規模的麻瘋樹種植基地的中石油;但萬萬沒想到,對合作最感興趣的,反而是中石油。
錢副總斜睨了王昱業一眼,撇撇嘴道:“沒辦法,誰讓我忒看好嘉穀在生物能源上的實力呢?”
錢副總是中石油內部堅定的“新能源派”,更具體來說,是“生物質能源派”。
而到了他這個級別,要想晉升,那就要拿出極其亮眼的成績才有希望。
本來他是沒有多少選擇的。畢竟,在新能源尤其是生物質能源還處於“開荒”的年代,做出成績的機會不多,坑倒是不少。他也不對拿出亮眼成績有什麼痴心妄想。
但是,當嘉穀在麻瘋樹產業的制高點取得突破後,錢副總就淡定不能了。
這個機會太好了!
他一直看好生物質能的原因,就是透過不同的技術,生物質能可以轉化成不同的能源,可以生產固體燃料、氣體燃料、液體燃料,也可以發電。正是這種特性,使它比其他可再生能源更有應用前景。
以前生物能源不能達到太陽能、風能那種規模,最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國家農業生產的分散性,導致秸稈等生物質能資源也處於一家一戶的分散狀態,除了嘉穀這樣在田間地頭深耕的糧企,誰都對生物質能的收集和運輸感到頭大。
中石油的生物能源發展策略是沒問題的——利用荒山、荒漠等土地大面積地培育能源林,或者進行集約式的能源農業生產,才能解決生物質能源的原材料供應問題。
但這個策略的重中之重,是具備優良能源植物品種。
錢副總僅用一番話就打動了公司高層:“嘉穀已經把優良的能源植物品種培育出來了,不僅把單位面積產量提上去了,也具備極佳的抗逆特性,使生物柴油真正能夠達到了工業性規模生產水平。注意,這個生產水平不用建立在國家補貼之上,是真正能產生利潤的,大家還在猶豫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