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超級農業強國> 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 (2 / 2)

營地裡的阿莫斯透過窗戶,看到雖然一臉疲憊卻歡聲笑語的人群迴歸,驚訝之色難以掩飾。

他是以色列水管理、水技術專家亞伯拉罕的助手。

嘉穀的沙漠開發規模擴大後,有意向以色列學習,建造遍及沙漠的灌溉管道網路,減少蒸發和滲漏,讓赤日炎炎下辛苦挑水澆田的景象一去不返。

為此,嘉穀聘請了經驗最豐富的以色列水管理專家幫忙設計方案,於是亞伯拉罕率隊進駐沙漠。

安頓下來後,給以色列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國人的“拼命”程度。

“他們的治沙團隊好像又壯大了。我看,一箇中國人能當兩三個人用,他們幾乎只有睡覺的時候才休息,每天最少工作十幾個小時……”年輕的阿莫斯接觸更多的是歐美國家的民眾,在他眼裡,每週工作45個小時,已經是難得的勤奮了。

所以他對於嘉穀早出晚歸的治沙團隊,非常不理解,為什麼有人能忍受酷熱的環境,一工作就是十幾個小時的?

亞伯拉罕放下手中的資料,走到窗邊,看著那一張張曬得黑紅卻保持堅毅的臉龐,有些失神。

他是50年代出生的。當他有記憶的時候,以色列幾乎是一窮二白,土地非常貧瘠,根本沒有水源,也沒有任何的自然資源,身旁還有敵人的威脅。亞伯拉罕至今還記得父親拼命工作的場景,那種辛苦到深夜,也不肯浪費一分鐘時間的模樣,給了他極大的刺激。

亞伯拉罕緩緩地說道:“曾經,我們也這樣。沒有任何的綠色,沒有遮蔽,什麼都沒有,但是我們有經受磨難的信念。人們極為投入,抱著火一般的熱情,每個人都共同努力,去建造以色列這個國家……”

一旁的阿莫斯換上了凝重和尊敬的表情,儘管沒有經歷過那種開拓,但他深知,今天以色列的風光,是先輩們做牛做馬去貢獻,去犧牲換來的。

亞伯拉罕眼睛依然看著窗外,說道:“沙漠是個非常原始的地域,要征服沙漠,就要像一個大家庭一樣,所有人都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形成戰鬥力。這種情況下,拼命才是常態!”

如果是其他西方人,對於中國這種集體力量是難以理解的。

但以色列不一樣,它首先是一個全民服兵役的國家,而且農業基層組織基布茲就是以色列版的農民公社,因此他們對於集體主義是打心底認同的。

集中、高效、目標明確的集體主義是中國模式不同西方模式的地方,也是西方模式想學也學不到的地方。

最關鍵是,這種模式是無解的。

原因很簡單,只要不胡來,十數億人擰成一股繩,集結十數億人的力量、智慧和精力,國祚自然強盛。

面對只有3億多人的歐洲,2億多人的美國,這種模式下的中國,只會變得越來越無解,並深入到越來越多的領域。

“這說明中國正走在復興之路上。”亞伯拉罕頓了一下,再輕聲道:“我看,他們必將實現復興!”

年輕的阿莫斯深以為然地點頭。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