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楚雲身後的武將跳下馬去接降表,那老邁羸弱的瀛臺卻不知哪裡來的氣力,將降表攥得緊緊的,生著白翳的混濁雙眼死死盯住武將的臉,那眼中像是要生出牙齒,去咬斷武將的喉嚨。楚燁·莫拉格·碩風,楚雲的親叔叔,賜豹尾,封大漢王,世襲罔替,十日前斬阿魯臺部主君於陣前。然而降表最終還是被楚燁奪了過來,他當眾宣讀之後轉身將降表跪獻楚雲,楚雲接過降表,他身後的鐵浮屠騎兵便下馬將遲遲不肯離去的阿魯臺部舊臣驅趕著左右散開。
楚雲在歡呼聲中踏入北都城,這歡呼聲有一半來自於碩風部將士的勝利豪情,另一半則來自於匍匐於左右的民眾——他們其實並不在乎最終是誰在這座城池裡豎起他的金帳纛旗,他們只在乎草原上總歸是迎來了新一輪短暫的和平。楚雲的白纛在城頭上升起,瀛臺撞死在牧武門城牆之下,碩風部史官草草一句“鼠兒年酪月,阿魯臺餘逆遞降表,碩風部重入北都,逆相瀛臺觸亡。”便書完了阿魯臺部的最後一頁歷史。然而後世史家爭論的焦點從來都不在於瀛臺的死,他們更有興趣的是分析楚燁為什麼會心甘情願地扶植不到十歲的楚雲登上北陸大君的寶座,執掌軍權近十年卻從未動過取而代之的念頭。
謝墨所著《北瀚源流》一書對此做了一個十分大膽的推測,老大君死後,楚燁與楚雲的母親——碩風大閼氏秋月離有染,甚至還有意無意地暗示楚雲實際上是楚燁和秋月離的私生子,因此心甘情願地輔佐楚雲操持政務、統帥三軍,並舉出一系列諸如楚燁終身無子等事作證據。但考慮到《北瀚源流》和《週末紀事》一樣,也是謝墨豢養的那幾個狂生所纂,其中諸多捕風捉影的猜測和對外族的惡毒攻擊,向來為史家所不齒,所以這種說法很難站得住腳,只是在市井之中頗為流傳,為鼓書平話之中所常見罷了。
而根據另一些史料的記載,楚燁主要的職責實際上就是領兵,真正掌控碩風政務的其實另有其人,而且是個女人,她就是楚雲的母親秋月離。史書記載秋月離是明公爵秋氏的幼女,出生於周文三十四年,周文五十年秋月離獲封月離公主,遠嫁碩風部新主君楚暉·蘇也勒·碩風。關於秋月離與楚暉婚姻生活的記載極少,只知道秋月離在遠嫁碩風部四年後的周文五十四年為大君育有一子,也就是他的第三子楚光·圖客·碩風;三年後的周文五十七年,誕下他的第五子楚雲·阿拉木汗·碩風。
兩年半後楚暉戰敗身亡,沒來得及給楚雲添一個弟弟,於是楚雲便坐穩了世子的寶座。 然而世子距離主君仍有不小的距離,碩風部退出北都後,逃往其部落發祥地有熊山,準備重整旗鼓,東山再起。在逃跑的過程中,碩風部的幾位汗王便漸漸生了不臣之心,一部分對主君寶座垂涎三尺時刻打算取而代之,一部分甚至打算將楚雲獻給阿魯臺部以圖自保,年僅兩歲的楚雲對即將降臨的危機渾然無知。很難說被強迫送到北陸和親的秋月離對楚暉的愛情有多麼深厚,但這並不妨礙母親保護自己兒子的偉大決心。
秋月離知道此時此刻,作為一個東陸遠嫁過來的女子,沒有孃家人撐腰,只有憑藉自己的力量保護兒子。如何將部落重新團結在自己兒子的周圍呢?秋月離選擇了反其道而行之,她進一步地挑起了部落內部的糾紛。秋月離時年不過二十五歲,其過人的姿色足以令草原上所有的男人為之傾倒。她巧妙地利用了自己最大的優勢,散佈出自己有可能改嫁的傳言。草原上的蠻族沒有那麼多的禮教觀念,即使是大閼氏在主君死後改嫁也是稀鬆平常的事情。於是各位汗王們紛紛眼紅了,世子只有兩歲,娶了秋月離不僅可得美人,更可以楚雲繼父的身份成為事實上的主君。原本就不甚團結的部落變得更加支離破碎,於是出現了一個非常尷尬的情形,那就是每一個派系都變成了絕對的少數派,因而誰都不敢輕舉妄動。秋月離從容不迫地周旋於各派之中,左右逢源,苛以道義,許以利益。
執掌鐵浮屠騎兵權的楚燁第一個向楚雲宣誓效忠,爾後各位汗王紛紛歸附。出身於明國公侯世家的弱女子秋月離用實際行動給蠻族上了一課——論權謀心計,你們還差得遠呢。 草原的氣候並沒有磨滅秋月離的豔光,讓她顯得憔悴的,是北陸險惡的政局。作為一個女性,而且是從東陸遠嫁的女子,她能得到碩風部的信任,無疑付出了很多,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很不堪的猜疑。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秋月離幾乎是在楚雲獲得支援的同時,就立刻宣佈恢復古老的“五老議政”制度。
碩風部由五個大姓家族構成,分別為楚氏碩風家家族、巢氏圖魯丁家族、厲氏巢德拉及家族、顏氏古拉延家族和鐵氏積拉多家族。
不過在阿拉木汗的兒子手中,也就是我們的昭武帝阿蘇勒父親手中將整個碩風部握在了碩風家手中。
遜王時代,楚氏碩風家族公認的始祖楚碩風建立碩風部,遜王死後,楚碩風進入北都,成為庫裡格大君。楚碩風做了十五年庫裡格大君,到他死時,他的繼任者楚鐸·古拉爾·碩風年僅十一歲,楚碩風臨終前在包括楚氏碩風家族在內的五個家族中分別指定了一名長老,共同執掌碩風部,直到楚鐸十五歲成年後,五名長老還政於君,這段歷史就被稱為“五老議政”。“五老議政”的提議表達了楚氏碩風家族對其餘四大家族的最高尊重,維護了五大家族的面子,因此得到了其餘四個家族的極力支援。
秋月離在這次事件上所表現出的政治素養徹底征服了碩風部上下,所以儘管楚氏碩風家族的長老的最終人選是楚燁,但五老會卻破格允許秋月離代表楚雲一起參與會議,秋月離從此越來越多地參與到了部落政治甚至軍事大事的商議之中。其餘幾個家族的議政長老分別為巢氏合魯丁家族族長巢哲·蘇合霍曼·合魯丁,蘇合霍曼意為“不可逾越的山嶽”;厲氏巢德拉及家族族長厲千弋·鐵諾·巢德拉及,鐵諾意為“北風”;顏氏古拉延家族族長顏鑄·鐸闊廷·古拉延,鐸闊廷意為“無邊之海”;以及鐵氏積拉多家族族長鐵拔嶽·罕達雷·積拉多,罕達雷意為“黑豹”。
在五老會議的後期,楚燁將權利放歸了楚雲,自己不再參與五老會議,由秋月離與楚雲共同參加。楚雲已經長成少年,面對四家長老侃侃而談,儼然已有明君氣派。而進入北都奪取大君之位的阿魯臺部由於難以服眾,四處受敵,沒有追擊碩風餘部的能力,這給了碩風部休養生息的時間和機會。碩風部在有熊山中休養繁衍,無時無刻不在籌劃著反攻北都。 但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有熊山下就來了意圖趁火打劫的強盜——朔北部。但朔北部來得不是時候,他們出兵的決定下得太晚,以至於等他們趕到的時候,碩風部這個草原上最龐大的巨人已經緩過氣來了。
楚燁在世時就已經以智計威震草原的名將,素來為剛愎自用的楚暉所猜忌。阿魯臺部便設下反間計,離間楚氏兄弟,哥哥不能直接解除弟弟掌握的鐵浮屠騎軍權,便派楚燁率領鐵浮屠精銳騎兵這支本該是拱衛北都安全的碩風大君親衛軍前往北方征剿朔北部。因此,當年阿魯臺部突襲北都城,就選擇了楚燁遠在陰羽原與朔北部赫赫有名的白狼騎對峙的時候。
戰爭正處於膠著狀態,楚燁很難抽身,他於是命人取來幾隻活羊,將它們後蹄吊起,前蹄搭在更鼓上。待到入夜,營中滅了燈,眾將士口中含枚,摘掉鑾鈴,馬蹄裹布,馬轡含銜,一隊隊趁夜幕撤出營地。朔北部第二日發現時,楚燁早已去得遠了。楚燁脫身之後,星夜南歸,無奈路途遙遠,趕到時北都已經陷落,哥哥力戰身亡,楚燁只得會合了力戰突圍出來的碩風殘部向北方且戰且退。
但此時此刻,楚燁已經將碩風部的軍權全部攬在手裡,代楚雲執掌政權的秋月離對楚燁表示了完全的信任,他終於可以在全無鉗制的情況下繼續這場當年沒有打完的仗。碩風部和朔北部的戰爭持續了很久,但碩風部和朔北部這兩塊骨頭都太大,誰也吃不下誰,最終還是以兩部訂立和盟為終局。楚燁他雖然大權在握,卻始終對楚雲照拂有加,忠心耿耿,以至於有人傳說楚雲其實是他的兒子。
秋月離於是向朔北部主君提出為楚雲與朔北部主君的女兒樓薰·朵娜蘭·斡爾寒訂親。實際上當時樓薰只有四歲,而楚雲也不過只有五歲半,於是約定等到樓薰十四歲的時候,就為他們辦親事。所有人都清楚,以樓薰·朵娜蘭·斡爾寒的高貴出身,毫無疑問會成為碩風部未來的大閼氏。因著這層關係,若干年後碩風部揮軍南下進攻北都的時候,朔北部的馳狼騎站在了碩風部的一邊。鎮遠八年末,碩風部與朔北部走出陰羽原,直搗北都。本就對阿魯臺部心懷不滿的部落或者選擇了袖手旁觀,或者加入碩風部的陣營之中。翌年,阿魯臺部在各部聯軍的攻擊下潰不成軍,作為黃金家族的最後一支血脈,以熊為圖騰的阿魯臺部從草原上徹底地消失了。
而在天拓大江的另一端,周清的日子也不好過。在他的計劃中,增加了歲貢收入的阿魯臺部應當用這筆錢來增強軍備或加強與其他部落的外交聯絡,因為碩風部精銳中的精銳——鐵浮屠和鬼弓的主力幾乎沒有在這場戰爭中遭受到任何損失,靠取巧攻入北都的阿魯臺部隨時都有可能遭到碩風部的反撲。然而阿魯臺部的主君似乎並沒有看清這一點,他不知是將豪情壯志在北都城一役中消耗殆盡,還是因為勝利來得太過容易而有些過於輕敵,在這筆鉅款的使用上,他似乎更傾向於用它們來購買絲綢玉器等奢侈品,並且準備在北都城內修建一座宮殿。自遜王阿堪提修建北都城以來,北都城除了內外二城和箭樓,就沒有任何固定的建築物,只是以大君的金帳為中心,無數的帳篷層層環繞。而阿魯臺部主君作出這番打算,只怕還以為自己的壯舉可以與遜王修建北都城的功績相提並論呢。
周清對這個活寶又好氣又好笑,他早就料到了阿魯臺部入主北都後會引起蠻族的內亂,卻沒想到阿魯臺部這麼不爭氣。如果阿魯臺部肯踏踏實實地增強軍備,能夠再為他爭取一年的時間,他就可以為北伐做好萬全的準備,屆時大軍揮師北渡天拓,陷於內亂中的蠻族各部猶如一盤散沙,必能一擊而潰。而阿魯臺部的潰敗比他想象的還要快,宮殿僅僅搭了個雛形,北都城就易了主人。秋月離指著宮殿對楚雲說,東陸的皇帝因為大興土木修建宮宇,丟掉了皇位的不知有多少。北陸本就比東陸貧瘠,周圍又有諸多部落對北都虎視眈眈,修建宮宇勞民傷財,得不償失。北都城中的宮殿很快就被拆除了,在宮殿的遺址上重新搭起了金頂的帳篷。
十歲的楚雲召開了他生命裡的第一次庫裡格大會,成為庫裡格大會歷史上最年輕的主君,青銅家族在離開北都七年之後重新統治了草原。秋月離在本部落的貴族青年中挑選年輕勇武的擔任楚雲的伴當,也讓他們跟隨著楚雲的帳隨學習如何協助大君處理政務,這些終日與楚雲在一起吃飯喝酒打獵摔跤的年輕人成為了楚雲最忠誠的朋友,他們中的很多人在楚雲成年後成為他麾下的謀臣和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