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突出,是天賦、努力、技巧、勤奮還有機會等共同作用後的集中表現。至於有些同學議論“這不是歧視差生嗎”,這還真不是。
初三的課程,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就拿化學來說吧,物理老師周文(你們沒看錯,就是班主任)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初三的化學,基本上靠背,在背的基礎上理解,問題就不大。”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如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生成沉澱的口訣:鉀鈉硝酸溶水快……不相信的可以去問問那些被叫做差生的學生們,有幾個認真背了?不說別的,元素週期表中“氫~鈣”等前20個元素背完了嗎?往重裡說,水的化學式H2O會不會寫還難說……
這僅僅只是一門,其它的像英語單詞啊,數學公式啊,物理概念和公式啊,語文課文和課外閱讀啊,政治歷史啊等等,作為一名成績中等的學生,要學的遠遠不止表面上看起的那麼一點,而所謂的優等生,就是在這學習方面更加自律。
像大城市的教育,學生不僅僅有課堂上的知識,還有課後補習班,藝術班等等。如果這些叫囂著不公平的學生們想到了這點,可能要喊破喉嚨了。
說的直接點,從進學校的那一天,絕大部分同學都在同一起跑線上。
只是同學之間的差距逐漸增大,出現了成績好的成績越來越好;而成績差的成績越來越差——最後破罐子破摔的兩極分化現象。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在此不做過多表述。好了,扯遠了,我們回到故事本身。
“趙謙、王莽、盧宇!”周老師厲聲呵道:“瞎叫喚啥?剛開學就想造反嗎!”
“我沒有,老師!”
“我不是,老師!”
“我沒有,老師!”
“我們再也不敢了,老師!”三人異口同聲,喊道:“請周老師原諒!”
“哈哈哈!”三言兩語,就把班上的學生逗得哈哈大笑,連老師的面色也改善不少:“行了,下不為例,再犯就按班規處置。”
“謝謝老師!”
“老師真好!”
“老師英明!”
“哈哈哈!”班上又一陣大笑。
“行了,言歸正傳。”周老師清了清嗓子,“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其實這也不是看不起哪些成績不好的同學,主要是激勵大家認真學習,只要是認真學習,踏實肯幹,也是有機會進入強化班的。”
周老師繼續道:“現階段成績不好的也不需要擔心,強化班組建的時間是在下學期後三個月,還是有大量的時間可以奮起直追,爭取進去的。
至於沒有進去的同學,也不用太擔心。學校老師的教育資質是相差不大的,並不是抽掉了教師團隊的精英,學校的這個決定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只是多建立了兩個班,讓學習氛圍更加濃烈。
希望大家的注意力不要放在這上面,要放在幾個月後的中考上。”
一聽到中考,班上就慢慢形成了一種低壓區,連異常活躍的同學也沉默了,都各自想著幾個月後的那場可能會改變自己命運的考試。
見氣氛似乎朝著某種奇怪的方向發展的不可收拾,周老師連忙換了種鼓勵的語氣:“中考,學長學姐都是這樣考過來的,大家也不要太擔心,像往年有個學生,緊張的吃飯都吃不下去,這樣肯定是不行的……”
“呵呵呵。”一陣低沉的笑,氣氛比剛剛好了一點。
“上屆我們學校考的還是不錯的,這次我們的老師更是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相信我們一定可以考一個好成績,打一個漂亮的勝仗!有沒有信心!”
“有~哦!”雖然不似開始的氣氛高漲,但好歹也鼓舞了一點士氣。
“那我們接著上課吧,先把書翻到第一章第二節。今天我們開始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