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一百八十年前,在劍仙境巔峰停留多年的沈六知準備渡劫飛昇。
在那之前,已經有多位上過點仙譜的修士渡劫失敗而隕落兵解,赤霜山宗門上下,無不視沈六知渡劫為頭等大事,鄭重準備,唯恐不周。
修仙者,誰不願自己能一窺天門,登峰造極,但前車之鑑歷歷在目,沈六知自知天道無常,便暗中準備,留了一條退路。
聽至此處,謝長安神念微動,默默道:噬神鏡。
果不其然,李承影道:“他啟用了噬神鏡。”
噬神鏡為上古造物,與朱䴉之朱寰劍並駕齊驅,但它並非殺器,而是可以逆轉乾坤之神器,也是赤霜山的不傳之秘。
時間倒流乃逆天之舉,必付出極大代價,千百年來只作為秘藏珍寶,被安放在赤霜山鴻都閣後面的庫房,加諸重重封印禁制,宗門歷代有令,此物身系人修氣運,非萬不得已不得啟用。
“師尊將噬神鏡交給我,若他飛昇失敗,我立刻開啟噬神鏡,倒逆時光,令一切回到他飛昇前。”
“一切?”
即使早有預料,謝長安仍內心震動。
長安城一戰時,噬神鏡只餘殘片,依舊能支撐她開啟逆轉,將整座長安城的人事帶回一個時辰之前,若此物完好,竟是能將天地逆轉。
李承影:“一切,世間萬物。”
謝長安冷冷反問:“天道如何會沒有察覺,如何會放過你們?”
李承影:“所以回溯的時間不能太長,也要尋一處與世隔絕之地,將天道感應降至最低。”
謝長安蹙眉,想到一處地方。
李承影似聽見她心聲:“不錯,我持鏡去了照骨境,靜候師尊飛昇之日。”
赤霜山氣運延綿,英才輩出,沈六知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的飛昇十拿九穩,不可能出問題。
沈六知也如此認為,噬神鏡不過是逼不得已以防萬一的退路。
可誰也不曾料到,便是這條退路,改變了許多人的一生。
“那一日,師尊渡過萬雲來劫,肉身飛昇,天門開啟,我在照骨境以法術連通千里之外,親眼看見他明明已經過了天門,卻還是跌落下來,身死魂滅。”
祝玄光當即以宗門秘法開啟噬神鏡。
霎時間鏡光沖天,幾乎照亮整個照骨境。
世間萬物在其威力之下,時光被重新調回沈六知飛昇的一月之前。
時光倒流,人事重置,所有人的記憶也會隨之消失,除了早將精魂與噬神鏡相連的沈六知,與作為持鏡人的祝玄光。
“師尊告訴我,當日他與我看見的不同。他見到的,是一隻龐大無比,金光熠熠的手自天門伸出,橫在他與天門之間,無論他用何種辦法,都無法突破禁制,那隻手彷彿代表天道,攔住所有想要飛昇的修士,也阻斷了人間通往仙界的路。”
沈六知發現自己修為在人間已是巔峰,卻始終無法突破那隻手,哪怕拼盡全身修為,無論對其造成什麼傷害,那隻手都能在須臾之內補充源源不斷的靈力。
一個有著無窮無盡靈力,甚至代表天道意志的對手,凡人要如何與之抗衡?
很久以前,上界仙人皆為凡間修士所化,可不知從何時起,在沈六知之前,那些擁有渡劫實力的修士大能,都一個接一個,隕落在天劫面前,即使僥倖渡過天劫,也會如沈六知一般,死在那隻手下。
噬神鏡的逆天神通,只是給予他們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如果無法找到辦法戰勝那股壓制飛昇的力量將其解決,即使時光再倒流一百次也無濟於事。
李承影:“他看見的那隻手,未必是真的手,可能只是代表天道的一種意象,但上界與人間並非完全分離,既能引來天劫,說明上界對人間依舊有所感應,人間恰好就有一物,直接牽繫修士命數天機。”
謝長安沉默片刻,輕聲道:“點仙譜。”
李承影:“是,世人只知點仙譜上點仙名,上譜者意味著修為已近凡間極限,渡劫迫在眉睫,卻無人知曉此譜究竟何時出現,因何出現。大能宗師求仙問天,突破凡人壽數,時常逆天而行,又如何會將點仙譜奉為圭臬?無非是無法反抗罷了。”
點仙譜在低階修士眼中,是修為認證的榮耀,在上榜之人看來,卻如催命符一般。
多年以來,並非無人懷疑點仙譜的異常,卻始終找不到半分可疑之處,它像某一日忽然出現在悲回風山一樣,無因由,無來處,求而未解,無根無源,連帶悲回風山,都披上一層神秘面紗,成為許多修士心目中沒有宣之於口的“神山”。
沈六知他們希冀從點仙譜上找到線索,師徒二人便前往悲回風山,還帶了三件法寶——
一張能將赤霜山護山大陣暫時騰挪到悲回風山的陣圖、一隻由前代離夢城主所造,能尋稀罕寶物的機關靈鼠,以及一把能扛過三道天劫的風雨兼程傘。
李承影:“陣圖用來覆蓋悲回風山,以暫時躲避天道窺伺追查與外人干擾,靈鼠是為了探查山上異常,為靈識搜山查缺補漏,而風雨兼程傘,是以防萬一之用。”
赤霜山即使底蘊深厚,仙品法寶也非隨隨便便就能拿出來,這三件法寶放在哪裡都是足以震懾旁人的存在,但他們既然連噬神鏡都用了,也不會在意這些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