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樣做是為了“道”而捨棄了自身的所謂“前程”,只不過沒有捨棄生命罷了。
只要不屈志變節,也就不是以道殉人。
想著這些,鍾書毓又想到了李白的一句詩詞。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wa❂p✫✾.f✱o
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使我不能有舒心暢意的笑顏。
這個表態裡雖然也沒有殺身,而只是獨善其身,但卻是不願以道殉人的典型。
雖無壯烈,卻也大義凜然。
隨著這些思考,鍾書毓的思絡越來越清晰,很快她就提筆開始在草稿上寫了起來。
一邊思索,一邊揮毫潑墨。
半個小時之後,鍾書毓再次將這一篇以道殉身與以身殉道作完了。
作完之後,一如之前檢查修改再抄錄。
妥當之後,鍾書毓看向第三題,也就是四書題的最後一題。
素其位而行。
這一題就是出自中庸裡的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意思是君子安於現在所處的地位去做應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
有關這整段,包括其後的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
鍾書毓跟褚老師曾進行過一段長達幾小時的討論。
那幾個小時的討論,褚老師的各種言說,可以說讓她思路開闊了不少。
所以此時只是略略思索一下,鍾書毓就知道此題該如何下筆了。
三題全做完,一看懷錶上的時間,已經是午時11點半多一點。
不過這個時間距離考試結束還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