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周義軒的打賞,今天先加更一章!謝謝!)
不是高牧不想,而是貪多嚼不爛。
杭州那邊目前專攻的就是B2B市場,他這樣也算是避免太早和他們當面交鋒。
在起始階段,看誰跑的更快吧。
兩個面對個人消費的交易模式,已經夠他折騰好幾年了,這一塊的市場夠大,也需要他用心開發。
他相信,只要掌握了這麼兩大市場,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等他祭出核武器的時候,很容易就能奪取一片市場的。
而且,完整的電子商務,也不光是這三種模式,他真的要全部顧及現在根本做不到。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肉需要一斤一斤的長。
“洋英,高總說的對,我們先搞對待C端的個人消費交易,等到網站成熟了,再上企業之間的交易業務更好。一口吃不成胖子,公司現在除了我們兩個,什麼人都沒有,還是要先穩比較好。”
說實在的,邵一搏更願意先把C2C做起來,對於B2C他都更願意下一步再說。
只是高牧要把這兩塊一起做,他也不會反對,除了公司是屬於高牧以外,他現在對這個老闆也有了一定的瞭解。
絕對不是一個無的放矢的人,他蹲茅坑絕對是因為肚子裡有貨。
“我明白,剛才只是順口的建議。”譚洋英有自己的想法:“高總,既然你說商鋪客戶不是核心之一,那物流總是了吧。”
“說的好,沒錯,物流是核心因素之一。我們交易平臺的最大賣點就是可以把天南地北的賣家和買家串聯起來,買東西的不在侷限於自己的小圈子,買東西的不再被圈禁於本地兩字。而想要實現這個串聯,除了我們平臺提供的網上交易小店之外,物流就是客戶之間商品無障礙交易的另外一個重要條件了。”
國家早在九十年代初,就放開了物流業務,私人性質的快遞公司現在國內有不少家。
只不過受制於業務規模,還都僅限於區域性區域,和商品買賣一樣被本地兩字圈固的比較厲害。
公司的體制很靈活,但是業務量不大,擴張的速度還不夠快。
雖然幾家比較冒頭的申通、順豐都已經在一兩年之前開始佈局全國,依託北上廣深這些一些城市開始實行走出去的戰略。
但目前來說,除了郵政,還沒有哪一家民營物流能有全國配送的能力,所謂的全國戰略還是一個有很大水分的偽命題。
也許在其他人,特別是業內人士看來,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是國內民營快遞即將騰飛的標誌。
但在高牧眼裡,這些都是小兒科,屬於民營快遞的真正春天,還要過幾年。
“國內現在能做到全國覆蓋的只有郵政,但是他們的派送時間太長,速度太慢。民營快遞這一方現在做的最好的是順豐、申通、每天快遞等,只是這些快遞公司的覆蓋面還不行,很多地方派件都派不了。”
還是體驗,網路交易的最大好處就是便捷,但如果買下的商品遲遲不能送到客戶手裡,這購物體驗就會極差。誰也不想買個東西,便宜了那麼幾塊錢,最後要等半個月一個月才送到手裡。
天荒地老的,還不如多花幾塊錢,買個舒坦更好。
所以,物流,絕對是網路平臺的重中之重。
B2C也好,C2C也罷,對物流方面的依賴,絕對比B2B要重的多。
當初風清揚把著力點放在B2B上,沒有先去開發B2C和c2c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因為物流的侷限。
大佬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每一步都在成功。
以現今國內的條件,和他自己的經濟狀況,手下團隊的能力,從B2B開始打絕對是最好的選擇。
事實也證明,這是一條最優質的路線,等B2B的路修好了,再去開發其他的路線會事倍功半。
高牧最省心,最省力的便捷做法,其實也是這樣安排。
只不過,如此一來的話,免不了和風清揚以及四十大盜的正面對抗,他不想在事業初期就把所有的精力和資金都用在和一位頂級高手的正面對戰上。
他是有法寶,但改變不了他是普通人,平凡者的出身,誰也保證不了他扛著法寶就一定能戰勝會創造法寶的人。
所以,在事業初期,暫避鋒芒是最好的選擇。現在可不是華山決戰的時候。
江湖那麼大,大家都暫避鋒芒,先各自修煉吧。
“所以,在多寶拼拼成立之初,我們要和包括郵政、順豐、申通、每天在內的大部分物流公司合作。利用他們的地域性網路把我們商品的交易平臺打通。舉個簡單的例子,上海的貨物要送去新疆怎麼辦?你們來說說了看?”
譚洋英和邵一搏正在琢磨應該怎麼合作,高牧的問題就砸了出來,對視一眼之後,還是邵一搏回答。
“您的意思是先用在長三角有優勢的民營快遞,比如申通派件,然後再轉郵政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