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劉翊總算是知道了,那女子叫許延君,一個男兒般的名字。
後來又說了一些無關緊要的話,有關於燕京的,有關於西北邊境的,還有關於武器認識上的。劉翊自己也記不清了,只記得那個女子叫做許延君,鎮西大將軍許邦昌的女兒許延君。
再後來,許邦昌覺得許延君一個女兒家家的老是待在西北邊境整日打打殺殺,戾氣重,不適合女孩子家待著,便把許延君送回了燕京,寄養在自己的摯友太常寺少卿褚有道府中,並修書給褚有道,讓褚有道將許延君的褚有道的女兒們一起養著,一起學習女工,一起學習女誡,學些女兒家該學的東西,免得以後整個燕京沒有世家子弟肯要她,省的她以後被人嘲笑,然後變成獨守閨閣的老姑娘,也免了以後到地底下許夫人怨他,沒有把自己的寶貝女兒嫁出去。
那一別,劉翊許久沒有見到過許延君,再一次見到許延君是在一年後的皇家秋獵,而恰巧先帝剛召他回燕京,還被封作了益王。
那年劉翊十五歲,許延君十四歲。
皇家秋獵是在燕京附近的鹿苑,大概有兩三個小縣城那麼大,裡面養了一些野獸,專門派了人打理、餵食,專供皇家秋獵時追捕、獵殺之用。
每年秋獵之時,皇帝、皇子和公主們都有權可以邀請一些朝中大臣、世家子弟或者官府女眷來鹿苑。
其他受邀的官府女眷們都和宮裡來的妃嬪及公主們坐在觀景臺上,觀景臺建在半山腰上,從這裡俯瞰可以看到鹿苑全部的景色,也可以看到男人們騎著駿馬追逐獵物的場景。
女眷們在觀景臺上或是彈彈琴,或是下下棋,或是品品皇家御茶,吃吃皇家御用的點心,再是聊聊燕京最近的一些奇聞異事,整個觀景臺上都充斥著女眷們的歡笑聲。
許延君收到了睿和公主的邀請來參加皇家秋獵。許延君並未見過睿和公主,更別說和睿和公主有任何往來了,她也不知道睿和公主為何會邀請自己來參加皇家秋獵。
但是劉翊卻很清楚為什麼。
睿和公主是劉翊養母何淑妃的親生女兒。劉翊生母胡昭容在劉翊五歲的時候,便忽然間得了急症薨逝了。先帝便將劉翊交給何淑妃撫養。何淑妃並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只比劉翊少兩歲。何淑妃雖不受寵,但是出身書香世家,明事理,不會拿孩子爭寵,這點讓先帝很放心的把劉翊交給了何淑妃。
睿和公主因為和劉翊年紀相近,又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自然是關係不錯,若不是他們是同父異母的兄妹,沒準劉翊還與睿和公主有一些男女之間的情分。
劉翊和許延君只見過一面,且他又是個皇子,若是貿然邀請女眷,肯定會受到燕京那些世家的議論,自己作為個男兒還沒什麼,只是若因此白白汙了許延君的清白便不好。
於是,劉翊便託了自己的妹妹睿和公主去邀請許延君來參加皇家秋獵,這樣便不會有人說什麼了。
劉翊去求睿和公主的時候,睿和公主還笑話過劉翊,說劉翊是不是對許延君動心了,還一個勁的追問劉翊是不是要娶許延君做自己的嫂嫂。
當時的劉翊明白,自己娶許延君是不太可能的。
那時候他的大哥,原先的太子劉彥因為無德被百官彈劾,剛被廢黜,正是各大黨派競爭的時候。有以宰相唐成平為首的人舉薦嶽王劉璟,有以太子少師於知秋為首的人舉薦恭王劉祺,也有以平陽王劉歇為首的人舉薦誠王劉雋,而支援他益王劉翊的,卻少之又少,對於那些人來說,根本無懼。
在外人看來,他劉翊根本不可能登上皇位。
且不算說劉翊能不能登上皇位,就算有那機會,許邦昌也不肯嫁女,因為他根本不願意捲入這場朝廷爭鬥。
對以許邦昌為首的黨派來說,無論是誰上位,都是輔佐君主,只是輔佐誰的問題罷了。與其回頭站錯了黨派,讓繼位的君主厭惡,不如一開始就不站任何一邊。這便是許邦昌認為的明哲保身的法子。
最後睿和公主還是請來了許延君,但是許延君卻不似其他女眷那般,坐在觀景臺上看著那些男兒們狩獵,而是換上自己紅色的騎裝,騎著登雲馳騁在遼闊的鹿苑獵場。登雲是她坐騎的名字,是一匹紅棕色的小母馬,額頭處有一塊白斑,四肢修長,跑起來飛快,好似登雲入天一般。
許延君騎著登雲,進入了一片深林,鬱鬱蔥蔥的樹木遮擋了蔚藍的天,只能隱隱約約看到一些從樹葉之間的罅隙漏下來的光,有些遙遠迷糊。
深林裡沒有別的人,只有許延君。只聽見從後面傳來一陣“噠噠噠”的馬蹄聲,她向後看聲音傳來的方向,是一個人騎著黑馬過來了。因為距離太遠,而且有繁茂的枝葉遮擋,許延君未曾看清那個人的模樣。
許延君有些不放心,便手持弓箭對準了那個人,只待那人再近些,她總算看清那個人的模樣。
那個人不是別人,是之前和許延君在西北邊境曾經交過手、前些陣子剛從西北邊境被皇帝召回的劉翊。
看清面目之後,許延君便放下了自己的弓箭,將剛剛正緊繃在弦上的羽箭放回了登雲身側的箭筒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