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四十七 尋寶 (1 / 2)

長安居,大不易。

一點不假。

此時長安人口已近百萬,物資供應就是首當其衝的難題,周邊土地出產的糧食,根本不足以供應長安居民,絕大部分都依靠外運。其它商品亦是如此。

黃河經常淤堵、氾濫、加之三門峽激流險峻,大大增加了運輸成本,使得長安的物價幾乎是洛陽的兩倍。

武帝雖然遷都洛陽,但是權貴世族的根基都在長安,就連祖墳墓地也在長安附近。

武帝身體漸衰,她也有意迴歸長安,還曾和沈夢昔透露出以後與高宗合葬的意願。

另外,長安的安定和繁華吸引著權貴、商賈,更有許多外國人聚集在此,皇城內鴻臚寺附近有兩條街,叫做大學習巷和小學習巷,聚集著與大唐建交的六十多個國家的驛館,有幾千外交人員和留學生,在此學習漢語和儒家文化。

大不易,亦樂居。這是普遍長安人的想法,長安人的精神面貌與洛陽大不同,長安人骨子裡帶著一種優越感,一種見識過大世面的優越感。

和洛陽的尚善坊一樣,長安的公主府也是距離皇城相當之近,興道坊與皇城只有一街之隔,向東隔著務本坊和平康坊,就是東市了,妥妥的黃金地段。

府邸沒有洛陽的大,但勝在精緻豪華,沈夢昔又遣回了一多半奴婢,又將護衛分成兩撥,分別駐紮興道坊和醴泉坊的府邸。醴泉坊的宅子就在西市北面,更是繁華熱鬧。

萬年縣權貴雲集,東市商品就以高檔奢侈品為主。

西市則平民化,貨品齊全,無所不有。來自西域、中亞、東亞的商客也都彙集於此,絲綢之路和大運河的開端,盡顯繁華與忙碌。

沈夢昔帶著鹿兒閒逛,順便考察一下辦報的可能性。

沒想到,卻遇到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她正看著羅剎國商人兜售的獵犬,就聽到一個驚喜的聲音“啊呀”了一聲,一個人影撲了過來,立刻有護衛攔住,將那人擒住。

居然是李素娘,那個長了大肌瘤自己剖腹證清白的女子。

沈夢昔讓護衛鬆開她,和她來到稍微僻靜一些的路邊。李素娘一時有些手足無措,最後做了個萬福,眼裡充盈著淚水,訥訥地想說什麼又說不出來。

“你的身體可還好?有沒有再長那肌瘤?”沈夢昔笑著問。

李素娘點點頭,又搖搖頭,“託公主殿下的福,賤妾身體康健,沒有再長過肉瘤。”

“那就好。周小郎十二三歲了吧,可否讀書?”

李素娘聽見沈夢昔問及兒子,臉上表情馬上活了起來,“勞公主殿下掛心,小兒在長安縣學附學,說起來還多虧了當年信城縣令鄭老爺,公主有所不知,如今鄭老爺就在這長安縣做知縣呢!”

“哦?那還真是巧了呢。”沈夢昔打量著李素娘,她衣著極其樸素,三十歲的年齡,看上去足有四十多歲。當年口齒伶俐的女子已經變得有些木訥,也不知經歷了什麼。她此刻出聲喊住自己,想必是有事相求,沈夢昔也不催促,耐心等待她開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