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是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最任性最愛改年號的皇帝。
執政二十年改了十七個年號。高宗在位三十三年,也改了十四個年號,當初高宗體弱,雙聖臨朝,這些年號的更改,顯然大部分也跟武帝意願有關。
太宗一個貞觀用了二十九年,用到死,武帝一個年號最多用四年,有時一年換兩三個年號。
這是性格差異,武帝喜歡變換,喜歡新事物,這也是她喜歡年輕面首的原因。
武帝認為採陽補陰是真實有效,也是一直貫徹實施的。武帝晚年逐漸肥胖,又極度渴望長生,大量服用丹藥,造成腎臟負荷過重,加上多年來殫精竭慮,反而影響了壽命。
武帝七十多歲,年輕時身體底子好,但是如今偶爾記憶力減退,處理國事也逐漸出現體力不支,每次意識到這些,她都會發脾氣。
沈夢昔教武帝練習吐納和靜坐,但她無法靜心。
——是啊,哪一個身處權力頂峰的人,能靜下心來呢!
沈夢昔又教了她八段錦,改善她的食譜,增加素食。並拜託上官婉兒每日督促。
上官婉兒比沈夢昔大一歲,三十三歲了。作為罪臣之孫,她在掖庭出生,她母親悉心教導,自幼文采出眾。從十四歲至今,一直陪伴在武帝身邊,從前只是擬旨,近年來,開始處理百司奏表,越來越多參與朝政,以她的聰慧,可以說,舉國上下,最瞭解武帝的人,非她莫屬了。
“謹遵公主吩咐。”上官婉兒笑著行禮,她的額頭畫著一朵小小的紅色花朵,遮蓋了黥面痕跡。這塊印跡,是她二十歲那年,犯錯被武帝處罰,刺上去的,武帝二十年恩威並施,讓上官婉兒俯首帖耳,服侍左右。
沈夢昔卻覺得,這是繼武氏族人之外,武帝為自己埋的另一個大雷。
“婉兒這二十年日日隨侍阿孃身邊,讓我這做女兒的都嫉妒不已。”沈夢昔上前握住上官婉兒的手,笑著說。
武帝聽了哈哈一笑,“倒是朕耽誤了婉兒的終身大事!”
“能夠服侍陛下,是婉兒莫大的榮幸。”上官婉兒連忙跪下磕頭。
“這天下,一時還真找不出能配得上婉兒的男兒呢!”
“婉兒一生陪伴陛下左右,心願足矣。”
******
公主府喜事不斷,先是沈夢昔又增加了封邑,然後是胤兒簡兒被封郡王。
沈夢昔帶著兒子入宮謝恩,武帝看著肖似武家人、進退得宜的兩個外孫,很是開心,“孩子教導得很好!”
李隆基也常常獲得出宮機會,頻繁來往公主府。他還真做了一個走馬燈,是胤兒簡兒幫助他製作的,畫的是一幅以宮城為背景的四季圖,樹葉慢慢生長,牡丹嬌豔盛開,秋葉隨風飄落,雪花堆滿枝頭。有日出日落,有雨雪風霜,幾個孩子畫得充滿童趣,又細膩認真。
這個走馬燈得到武帝的大力誇讚,孩子們歡喜異常,繼續鑽研,要做個更有新意的花燈。
武帝的喜好就是風向標,公主府最近關注度很高。這天,沈夢昔從青雲山莊避暑歸來,就聽說有個叫張昌宗的九品官員來拜訪。沈夢昔命屬官接待,並沒有親自接見。
不久,聽說武帝新收了個面首,就叫張昌宗,沈夢昔猛然記起,怎麼把這張氏兄弟給忘記了呢!武帝十分喜愛張昌宗,任命他為雲麾將軍,代理左千牛衛中郎將職務。
很快,張昌宗又推薦了他的兄長張易之給武帝,兄弟二人共同做了武帝的面首。沈夢昔進宮時,再無機會單獨與武帝相處,武帝精神面貌明顯好於從前,臉色的肌膚甚至都泛著幸福的光澤。再後來,沈夢昔要見武帝,都得經張氏兄弟通報,上官婉兒也要退避三舍。
武三思本是推薦張昌宗之人,到如今,武三思和武承嗣卻要對著張氏兄弟阿諛奉承了,他們討好地稱張氏兄弟為五郎六郎,為他們牽馬。想當年,武氏兄弟對懷義也是如此周到。
張易之被任命司衛少卿,張昌宗被任命光祿大夫,更重要的是,他們掌握著一部分皇家禁軍。兄弟兩人合著一本《三教珠英》,匯總儒釋道三教派的精華,共有四十七人參與編撰,連上官婉兒都參與其中,這本書合計一千三百卷,可謂宏偉鉅著。
嚴十二的朋友開始跟他聯絡。
嚴十二忽然要求入宮做面首,讓沈夢昔大吃一驚。
來俊臣
張氏兄弟入宮
武三思,武承嗣對懷義諂媚,牽馬。
轉而對張氏兄弟也是如此。
來俊臣死
欲告武氏諸王,太平,李旦,李顯及南北衙同反。平定契丹崔瑾第五潛
武家幾人出兵皆敗。契丹被突厥偷襲大本營,手令孫萬榮被手下殺死,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