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六章 創業

及至天冊萬歲二年,明堂終於重修完畢,更名為通天宮,奢靡更勝從前。

天堂則沒有復建,而是在原址建了座佛光寺。

明堂作為武帝登基之處,遭遇火災,實在是不吉之兆。所以重建之時,武帝又命人鑄造了九州銅鼎和十二生肖神像,放置於通天宮相應方位。

武帝參觀新落成的通天宮,三品以上官員相陪,沈夢昔也跟隨身邊,武承嗣、武三思也在其中。

通天宮建在巨大臺基上,共三層,第一層大殿是正方形,象徵四季,每邊八十八米,高約三十米,金柱擎天,金磚鋪地,金碧輝煌,美輪美奐,直看得讓眼花繚亂,眾人發出讚歎之聲,武帝也滿意地點頭。

連座高約一丈的銅鑄十二生肖神像,放在大殿裡,絲毫不顯得高大,座上十二種各種動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九尊銅鼎分佔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及中央九個方位,冀州鼎名武興,雍州鼎名長安,兗州鼎名日觀,青州鼎名少陽,徐州鼎名東原,揚州鼎名江都,荊州鼎名江陵,梁州鼎名成都,各高一丈四尺,受一千二百石,最大的神都鼎高一丈八尺,受一千八百石。九鼎上面分別雕鑄了本州物產、奇禽異獸,精美無比。

這九州鼎,最早是夏朝時鑄造,象徵天下九州方圓盡歸於夏,乃是鎮國之寶,王權象徵。之後歷代,都以擁鼎為正統,到秦始皇登位時,九州鼎只剩八尊,極力尋找,仍未尋到,之後便以傳國玉璽為正統。隨著朝代更替,另外八尊也漸漸失傳,不知去處。這次,武帝耗銅56萬餘斤,重鑄九州鼎,為的也是“九州定鼎”這個說法,取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第二層為十二邊形,象徵十二個時辰,上為圓頂,比底層大殿略低,第三層則為二十四邊形,象徵二十四節氣,也是圓頂,頂上是九條金龍承託著一個巨大的火珠。

身處八十多米高處放眼洛陽,城中街道井井有條,洛水及幾條河渠蜿蜒過城,一切盡收眼底,心中產生一種一切盡在掌握的感覺,沈夢昔轉頭看看武帝,武帝正看著她的天下,面帶微笑,志得意滿。

“月兒,會不會覺得眼暈?”武帝悄聲詢問女兒。

此時大多官員不敢向下探望,只是遠離窗戶站著,看向遠方,沈夢昔哪會害怕,她登過更高的地方,怎麼會畏懼這個高度。她搖搖頭,“阿孃,兒不暈。這裡極目遠眺,非常愜意,看,阿孃,那裡就是月兒尚善坊的家。”

“你這孩子,倒是膽大。”武帝笑說。

三月十六日,通天宮正式落成,武帝改元萬歲通天。

兩月後,傳出懷義驕橫無理,尋釁滋事的傳聞,不幾日,懷義因攜兵器闖入宮城鬧事,被百餘宮人制住,當場誅殺。

沈夢昔聽到訊息,沉默了片刻,想起那日,將懷義的話轉達給武帝,武帝聽後面露微笑,似乎追憶著什麼,只說知道了。

明堂是誰燒的,懷義為何失寵,死於何因,都成了謎團,大概只有武帝說得清了。

******

明堂那麼大的工程都結束了,沈夢昔遇刺一案卻仍未明朗,涉案的人大都死去,很多事情死無對證。

嚴季康已過弱冠,古人十分重視男子冠禮,由父兄在宗祠主持,還要選定嘉賓,祭祀天地祖先。但此時,嚴季康已是孤身一人,於是沈夢昔在他拜過父母靈位之後,為他取字“盛安”。嚴季康倒也不計較冠禮,謝過公主賜字,就安心每日住在公主府,每日雕刻木版。

此時典籍多為手抄,雕版印刷品一般只用於佛經,護身符、日曆等,世家門閥更是不屑於使用雕版。嚴季康從前只是聽說過雕版,並未實際接觸過,但他第一次刻的《心經》得到沈夢昔的認可後,便一發不可收拾,迷上了刻版,隨後又開始刻《金剛經》。

刻到一半,就得到兄長弟弟皆死於流放路上的訊息,他大病一場。

輾轉病榻兩月餘,沈夢昔看不下去,看著萎靡欲死的嚴季康,提醒他,“我說,你得趕緊好起來啊!你還欠我兩件事呢!”

嚴季康一把抱住沈夢昔的腰嚎啕大哭,哭過後,似乎也想通了。

之後病情就很快好起來,痊癒後,又重新開始刻版,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忘記了世間所有的苦痛煩惱,雕刻技術飛速提升。

刻完《金剛經》,又準備開始雕刻四書五經。

沈夢昔看著高高几摞的刻版,說:“十二,你好好幹,回頭咱們開個印刷廠或者出版社。”嚴季康全不管這些,胡亂點頭應下。——他只管刻,忘我的刻。

在沈夢昔的啟發下,這兩年,嚴季康開始鼓搗活字印刷,從泥活字、木活字到鉛活字、銅活字都一一嘗試。他們還親自動手嘗試改造造紙術,沈夢昔將武陵空間的各種紙張入水浸泡,反覆研究造紙方法,無奈空間書店太小,涉及造紙術的書籍太少,他們嘗試了用竹子和楮樹皮造紙,但均都進展不大。

她也真的創辦了洛陽書局,用活字版印製各種書籍,並特意劃撥兩個屬官負責。

書籍印刷效果雖不及手書理想,略顯死板生硬,但是勝在效率高,價格低,使得很多平民學子也可以買得起書籍。書局還聘請四門學的平民學子來做校對、裝訂工作,報酬喜人;又和孫醫丞聯合,準備印製《黃帝內經》、《千金方》等醫書;並著手準備印刷《詩經》、《離騷》,甚至和欽天監合作,準備大量印刷來年的日曆。

說實話,這幾年,刻版、造紙、印刷這幾項,沈夢昔已經搭進去了大筆銀錢。

她有封邑,有田莊,也不十分看重銀錢,但是虧損和赤字到底是很難看,於是,今年她下了功夫,專門找來畫師,和嚴季康研製套印彩色年畫,準備和日曆一起,大賺一筆。

佛像、仕女、門神、財神都設計了若干版本,日曆上也找道士精算了節氣、宜忌、方位等,總之,下足功夫。

臘月底,洛陽、長安的坊市,乃至全國,都出現了精美的日曆、掛曆、年畫,價格低廉,還有精裝版的高價品,紙質精美,見所未見,一時間世家大族爭相購買。

事實證明,只要用心,還是可以賺到錢的,沈夢昔翻看著賬本,美滋滋的想。

沈夢昔特意給武帝送去精美的佛像和財神,換取了更多的賞賜。

沈夢昔的創業,在武帝眼裡,只是一種養面首的獨特方式而已,她並不加干涉,只是縱容地笑著說:“也好,月兒開心就好!”還撥了一名皇宮御用造紙坊的師傅給她使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