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九,天氣晴朗。
五更過後,皇城大門開啟,百官依序排列,進入宮城。
明堂共有三層,高逾百米,四周鑲金,熠熠生光,十里之外都可望見。
武則天頭戴硃紅花冠,身穿黃色龍紋長袍,佩戴十三環金玉革帶,神采奕奕,端坐明堂之上。地上金磚反射著光芒,階下之人仰頭看去,只覺龍座上的女皇猶如天神下凡。
三聲炮響,金鼓齊鳴,登基大典開始。
宣祝官高聲宣讀詔書,宣佈改國號為周,改元為天授。
然後獻上皇帝寶璽,文武百官、皇室宗親、四夷酋長依次上前拜賀,所有人都驚訝於女皇一夜之間花白頭髮變得漆黑油亮,紛紛感嘆不愧真是上尊天意,下順眾議的女主。
沈夢昔隨宗室眾人恭敬下拜,起身時,看到武則天面色端肅,果然,這個女人只給了自己一個晚上的放鬆時刻,從今日起,她又開始了更艱難的跋涉和行程。
武則天,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登基時年齡最大的皇帝。自號聖神皇帝。
之前的十六年,武則天雖未登基,但一直實際掌握實權,作為女性,她的理政才幹並不輸男子,曾提出建言十二事,減輕賦稅,以德教化天下,廣開言路,杜絕讒言,才高者可越級提拔。每一條都切中時弊,堪稱富國強兵之策,被高宗一一採納。
沈夢昔欽佩武則天的治國能力和殺伐果斷,但有這樣的母親就很辛苦了。太平的四個哥哥,無一倖免,全都生活在親生母親的陰影之下,李弘、李賢、李顯、李旦,死的死,囚的囚,廢的廢,無論是賢德有才,還是懦弱無能,在武則天身邊,全都無所適從。
沈夢昔覺得,雖然每次見面,武則天都感慨女兒與她相似,並顯示對她的寵愛與縱容,但她保證,如果自己真的表現出與武后一樣的熱衷朝政,一定不會有好下場。
沈夢昔的人生沒有這樣的經歷:榮華富貴和滅頂之災只是一線之隔。她陷入從未有過的不安全感之中。
武則天登基後,採取一系列措施,使言路暢達,重視諫言,知人善任;最佳化府兵制度,固邊強兵;改革科舉制度,開創殿試,設立武舉考試,還可以自舉,也就是自薦。另外還實行試官制度,廣納人才,不計門第,不欺無名,不避仇怨。
但她同時也重用酷吏,案頭永遠有高高一摞舉報揭發的密信,且人人都可以檢舉告密,她的重臣,既有狄仁傑、上官婉兒這樣的有識之士,也有周興、來俊臣之類的酷吏。
就是這樣,武則天用自己才智謀略、寬廣胸懷和狠辣手段,統治著大周江山,國家不斷繁榮昌盛。
天授二年,天災不斷。先是西北蝗災氾濫,秧苗被啃食殆盡,顆粒無收;接著長江水患,洪水肆虐淹沒大片良田村莊,又出現大疫,死亡無數。西南一地夜間出現地動,整座山體滑坡,掩埋了整座村莊,無人倖存。
七月,洛陽連降暴雨三天,昏天黑地,雷電交加。
應了一句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通濟坊一戶百姓家,平日在西市開一家雜貨鋪,因暴雨無法開市,全家七口人,都大眼瞪小眼的乾坐在家中。
大雨如注,雨水從窗子裡滲進房間,屋頂也嘀嗒漏雨了,一家人忙起身拿抹布擦拭窗欞,拿瓦盆接水,家中的兒媳正拿著抹布擦水漬,就見一陣風鼓開了窗子,雨水嘩的一下淋透那兒媳,一個銅盆大的紅色火球噼噼啪啪從窗外飄了進來,兒媳啊的一聲被擊中倒地,胸口一片焦黑,眾人想去救人,火球漂浮著又朝家中的男主人追去,一家人嚇得魂飛魄散,開啟房門,衝到了院中,天上一聲炸雷響起,全家人都跪地連連磕頭,唸叨天神恕罪。
不知過了多久,渾身溼透的幾人才膽戰心驚地回到屋內,只見地上兩人身上都有一大塊焦黑,早已氣絕而亡。
這件事驚動了整個洛陽城,人人都在傳說這件奇事,甚至傳到了長安。
偌大的國家,難免年年都有災害,但是因女皇新近登基,天災便演變成天譴,一時間,就有女主天下,上天不容的傳言流出。
武則天大怒,雷厲風行,命來俊臣調查傳謠之事,來俊臣手段層出不窮,不負武則天厚望,殺了二十幾個造謠傳謠之人,又調查清楚通濟坊那戶劉姓人家的事情,最後定論是死去的男主人與兒媳通姦,遭到天譴,才被天神降下火球劈死。
沈夢昔聽聞後,嗤笑一聲,不過球形閃電入室擊人,怎麼就弄成了扒灰事件呢。
但,總歸是一切都恢復了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