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謬讚,老身自己最清楚。”竇太后說道:“你啊!就是太謙虛了!”
晁補之聞言沒有說話,只是靦腆的笑了笑。
聽到竇太后這話,看到晁補之的樣子,坐在下首的竇嬰嘴角不自然的扯了扯嘴角,一副日了狗的的感覺,心道您老難道忘了剛才這個小子咄咄逼人的樣子?
竇嬰想起了陶青的囑託,但看到晁補之如此的受竇太后的信重,這還怎麼搞晁補之?簡直如同是狗咬刺蝟一般,無法下嘴,呸呸呸!我才不是狗呢。
而後竇嬰又想起要不是陶青這廝非要搞晁補之,給他出了一個難題,讓他治療竇太后的眼睛,怎麼會搞成現在的這個樣子?
不僅沒有斬掉晁錯的臂膀晁補之,反而使晁補之靠上了一座大靠山,縱然是景帝現在要動他都要掂量掂量,更何況是自己這個賦閒在家的人了。
這個陶青真是···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想到這裡,竇嬰不由的嘆了一口氣。
晁補之又叮囑了些竇太后的注意事項,而後看到自己沒有事了,於是就向竇太后告辭離去。
·········
景帝的那一句“丞相此言大善”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句稻草,晁錯不得不敗退,畢竟景帝與丞相陶青聯合起來,他還真是鬥不過。
不過晁錯心中卻是下定決心,必須讓封賞的規格降下來,否則有可能變成禍事。
此時恰好景帝問道:“眾位卿家,你們說說該如何封賞呢?官職可有空缺的?大家議一議吧!”
晁錯剛要說,陶青搶先說道:“陛下,現如今長安城中大小職司都無空缺之處。”
“倒是前些日子淮南國相張釋之上書因年老體衰,想要告老還鄉,而且·····”
張釋之,聽到這個名字,景帝的臉色十分的不自然,因為這個名字讓他想起那段十分不美好的歷史。
當然了陶青之所以說張釋之也是想看看,景帝現在對張釋之的態度,好做下一步的打算,畢竟此時的陶青還不知曉,袁盎不僅遊說張釋之失敗,自己也被張釋之洗腦了,立場變得不是那麼堅定了。
所以陶青仍然是按照原來的劇本走,全然不知好幾個主要演員都已經出戏了。
晁錯則是在心中開始罵娘,天底下哪有這麼巧的事情?
陶青這傢伙的心思實在是太毒了,為了能夠幹掉自己的叔父,陶青竟然捨得讓自己的叔父去淮南國擔任一國的國相。
漢代封為王爵者,在王國中設有一套職官,重要的職官有傅及相。
傅,輔佐國王個人的行動;相,管王國內的民事,其職權相當於郡之太守,均由朝廷任命,秩俸二千石。
王國之下,也有轄縣及侯國者,侯國也設相,其職權與縣令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