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周亞夫看來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怎麼著我絳侯讓你辦一件這麼小的事你都不給面子?你看不起誰啊?現實當中恐怕很多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
而且周亞夫的為人其實十分的粗魯,尤其是脾氣,打仗的時候還好,可是一到平時,那就完了,這也是為何周亞夫會在景帝面前因為一雙筷子而發怒的原因。
在景帝面前周亞夫尚且無所畏懼,更何況是一個周亞夫毫不放在眼裡的陶青了。
而且周亞夫可是在自己的好友劇孟面前拍著胸脯保證的,可陶青竟然赤果果的打臉,周亞夫如何能忍?
劇孟看到周亞夫的發火,頓時知曉事情泡湯了,於是苦笑道:“唉!周兄,是劇某把事情想簡單了。”
的確陶青這麼做也無可厚非,畢竟是按律法來的,春秋大義只是春秋大義,又不是大漢的律法。
但周亞夫不會理解,也更不想理解,他只知道陶青不給面子,就這麼簡單粗暴。
壓抑住心中的怒火之後,周亞夫說道:“你說晁補之那小子給我帶了一句話,是什麼話?劇兄你說來聽聽。”
劇孟抬頭看了一眼周亞夫說道:“周兄確定要聽?”
“難道有何不可嗎?”周亞夫反問道。
“車騎將軍雖位高權重,或比三公,但仍在三公之下,然大將軍一位空缺已有五十載,車騎將軍可有意乎?”劇孟說道。
周亞夫聞言頓時一愣,而後哈哈大笑,笑的眼淚都流了出來,說道:“無知小兒,朝廷官職,豈能私下相授?更何況大將軍之任免,真是可笑。”
車騎將軍,漢制金印紫綬,位次於大將軍及驃騎將軍(武帝時設立,此時沒有此官職),而在衛將軍及前、後、左、右將軍之上,位次上卿,或比三公。
典京師兵衛,掌宮衛,第二品,是戰車部隊的統帥。
漢時,車騎將軍主要掌管征伐背叛,有戰事時乃拜官出征,事成之後便罷官,後乃常設。
大將軍乃是最貴,高於三公之一的太尉,可與丞相併肩而立,這一點可以從以下看出來。
漢末三國之時,曹操與袁紹爭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自任為大將軍,而任袁紹為太尉,改封鄴侯。
袁紹深感屈辱,上表不受封拜,由此可見太尉雖貴,但地位在大將軍之下。
當時,曹操的實力不如袁紹,且東有徐州呂布、西有南陽張繡、南有淮南袁術,皆虎視眈眈,曹操懼怕,只能採取剋制忍耐的策略。
於是曹操派孔融持天子符節出使鄴城,拜袁紹為大將軍,賜給他弓箭、符節、斧鐵和一百虎賁,讓他兼管冀州、青州、幽州、幷州四個州,以緩和矛盾。
截止到景帝時代,也就是現在,唯有一人擔任大將軍,那個人就是韓信。
而大將軍不常設,所以車騎將軍的地位是可以想象的尊貴與顯赫,此時的周亞夫就是直接掌管京師乃至全國武裝力量的最高指揮官。
但畢竟名不正言不順,或許這也是為何陶青敢拒絕自己的原因,周亞夫在心中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