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這不是明擺著的嗎?但顯然趙涉不會問這個白痴的問題。
當年呂后去世,劉邦的舊臣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朱虛侯劉章攜手誅滅了呂氏勢力,然後商議由誰來繼承皇位,因為他們認為當時呂后立的小皇帝劉弘不是漢惠帝的後代,不符合皇位繼承的法統。
最後,他們相中了寬厚仁慈名聲較好的代王劉恆。
不過這顯然是春秋筆法,就如同劉邦稱帝之後,以前的那行胡作非為也成了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的說法。
更為深層次的原因是,代王劉恆是劉邦兒子中最為年長的。
他前面的三個哥哥,分別是大哥齊王劉肥、二哥惠帝劉盈、三哥趙王劉如意。
劉肥與劉盈都早早的病死了,而劉如意則是因為甚的劉邦喜愛,幾次使劉邦產生廢掉劉盈的念想,直到商山四皓的出現,所以劉邦病逝後沒多久,劉如意就被呂后毒死了。
所以剷除諸呂之後,劉恆乃是高祖之子中最為年長的,至於其他的誰還在乎?誰又會在乎?這就是立嫡立長的制度。
晁錯皺眉深思了一會兒,一拍大腿說道:“哎呀!該立劉寧為楚王,王薛郡。”
當初在丞相府王生也看出了這一點,想要說出來,但那時王生終於想起了自己的立場所以沒有囉嗦。
趙涉聞言欲言又止,晁補之則沒有那麼多顧忌的說道:“楚王不王彭城,反王薛郡,那楚王還算是楚王,掛羊頭賣狗肉,還不如封為魯王,最起碼是在魯地。”
“或許這也是田蚡之所以建議如此推恩的原因,畢竟世間哪有兩全其美的事情啊!”晁補之嘆道。
晁錯說道:“叔父說的極是,只是這樣一來不是給了其他人攻擊我的藉口嗎?畢竟朝臣們都知道削藩也好,推恩也罷都是我一力促成的。”
晁補之聞言好笑的說道:“你難道還怕別人攻擊嗎?”
好吧!這句話實在是太強大了,晁錯竟然無言以對,縱覽他的朝堂生涯,總是在與他人作鬥爭,現在又多了這麼一條也確實沒什麼可怕的。
晁錯被晁補之說的頗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精神。
趙涉則是無語的看著兩人,瞬間有一種投錯帳下的感覺。
不過身為一個謀士,趙涉還是說道:“雖說如此,但是此事還是不得不防,以防其他人做文章啊!”
“趙先生說的不錯,明日郅都也將入京師了,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咱們也是時候該和陶丞相等人做一個了斷了。”
“正好咱們三人都在,那就好好的商議一下,來一個萬全之策。”
晁補之說完,晁錯重重點頭。
至於趙涉,趙涉臉上露出堅毅,心中則是暗道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