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就要從文帝前去細柳營犒軍說起。
漢文帝二十二年匈奴進犯北部邊境,文帝急忙調邊將鎮守防禦。為了警衛京師,文帝派三路軍隊到長安附近抵禦守衛。
宗正劉禮駐守在灞上,祝茲侯徐厲駐守在棘門,河內太守周亞夫則守衛細柳。
文帝為鼓舞士氣,親自到三路軍隊裡去犒勞慰問。
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門,這兩處都不用通報,見到皇帝的車馬來了,軍營都主動放行。
而且兩地的主將直到文帝到了才知道訊息,迎接時慌慌張張,送文帝走時也是親率全軍送到營寨門口。
文帝到了周亞夫的營寨,和先去的兩處截然不同。
前邊開道的被攔在營寨之外,在告知皇帝要來慰問後,軍門的守衛都尉卻說:“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將軍命令,不聽皇帝詔令。??”
等文帝到了,派使者拿自己的符節進去通報,周亞夫才命令開啟寨門迎接。
守營計程車兵還嚴肅地告訴文帝的隨從:“將軍有令:軍營之中不許車馬急馳。”
車伕只好控制著韁繩,不讓馬走得太快。??到了軍中大帳前,周亞夫一身戎裝,出來迎接,手持兵器向文帝行拱手禮:“介冑之士不拜,請陛下允許臣下以軍中之禮拜見。??”文帝聽了,非常感動,欠身扶著車前的橫木向將士們行軍禮。
勞軍完畢,出了營門,文帝感慨地對驚訝的群臣說:“這才是真將軍啊!那些霸上和棘門的軍隊,簡直是兒戲一般。如果敵人來偷襲,恐怕他們的將軍也要被俘虜了。可週亞夫怎麼可能有機會被敵人偷襲呢?”好長時間裡,文帝對周亞夫都讚歎不已。
一個月後,匈奴兵退去。文帝命三路軍隊撤兵,然後升周亞夫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權,負責京師的警衛。
後來,文帝病重彌留之際,囑咐太子劉啟也就是後來的景帝說:“以後關鍵時刻可以用周亞夫,他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將軍。”
文帝去世後,景帝讓周亞夫做了車騎將軍,也就是他現在的職位。
當然了周亞夫的才能遠不止如此,他在對漢朝的軍事有三大貢獻,一是改變了以車騎為主的戰術,提出,短兵、利刃、鮮護的方略,使之更利於迎戰匈奴騎兵。
二是,聲東擊西,布疑兵于山西、河北,主力卻出寧夏、甘肅,使匈奴首尾不能相顧,一戰將其擊潰,這為後來漢武帝徹底掃除侵邊的匈奴,奠定了基礎。
三是,以少勝多平定七王之亂。當時七國之軍有五十萬,漢朝廷僅有軍十萬,周亞夫力排眾議,派三千奇兵襲敵糧道,盡奪其糧草。七國不戰自敗,聯軍回封地的能力也沒有了。七國之亂遂平。
然而周亞夫最後之死也於他的性格、功勞有關,他先是反對景帝冊封皇后的兄長為侯,又反對冊封歸順的匈奴將軍為侯,最後冤死於獄中。
但周亞夫真正的死因在陳寶國主演的《漢武大帝》之上,焦老師扮演的景帝說的那一句話有很大的深意。
有一次景帝把周亞夫召進宮中設宴招待,想試探他脾氣是不是改了,所以他的面前不給放筷子,然而周亞夫大怒,周亞夫不高興地向管事的要筷子。
景帝笑著對他說:“莫非這還不能讓你高興嗎?”
周亞夫羞憤不已,不樂意地向景帝跪下謝罪。
??景帝剛說了個“起”,他就馬上站了起來,不等景帝再說話,就自己走了。
史書記載景帝嘆息著說:“這種人怎麼能輔佐少主呢?”
然而電視劇中景帝卻是問的劉徹:“你能震得住他嗎?”
這才是周亞夫的真正死因,這與李世民將死貶李績出京,朱元璋老邁屠戮功臣有何不同?